11月25日上午,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的站产城融合示范样板”专题新闻发布会。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永望,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刘润松,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永强,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宋文莲,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红波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据悉,近年来,红桥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全面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一体推进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建设、适站产业发展和城市服务支撑,全力打造天津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新门户,努力让人民群众住有宜居、业有所成、学有优教、老有所养。
在优化宜居环境方面,完善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成京津冀地区首个依托国铁建设的城市航站楼——大兴国际机场城市航站楼。一体推进老城焕新与“新居提质”,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打造天津金茂府、山西建投誉河院、格调观槿花园等一批精品住宅。优化提升一批口袋公园,在新建住宅誉河院周边建设飞趣运动主题公园。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已形成以陆家嘴商业中心、水游城购物中心为核心的成熟商圈,西北角等美食街区火爆出圈,叠加麦德龙天津旗舰店、明年开业运营的山姆红桥会员店等标杆零售载体,不断提升“近悦远来”的城区品质。
在构建协同创新产业生态方面,不断优化土地、金融等要素配置,积极引进符合同城商务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西站南站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将建设成集总部办公、主题商业、科技住宅等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京津冀工业软件基地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七研究所综合实验中心、中海油天津院创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今年相继投入使用,艺点意创全国总部基地、粤浦天津智创中心等载体加快建设,将带动与新型工业化密切相关的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集聚。
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方面,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引入市直属教育资源,深化跨区域合作办学,建成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上海道小学红桥学校、河西二幼红桥幼儿园,加快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东校区、天津市实验小学红桥学校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坐落在区内的天津惠灵顿国际学校是京津冀家庭国际教育的首选高地,学生成绩在全国国际学校中持续位居前列。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建设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红桥园区、天商数字商务科创园。加大科技人才服务力度,实施“百名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中煤天津设计院等2家企业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海油天津院获批海洋环境治理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在完善全龄友好服务网络方面,聚焦“一老一小”,促进养老育幼等民生服务更加均衡优质。国家应急医学救援基地暨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中心等载体建成投用。深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9.3%,区紧密型医联体与10家养老机构签约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协同共建儿童友好社会,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全区17家公办幼儿园全部完成托育服务增项、义务延时服务,为广大家庭带娃“搭把手”。
答记者问环节,区发展改革委、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国资委、区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围绕推动站产城融合发展、西站周边重点项目进展、同城商务区核心区引入的直属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进展及入学政策、精准招商、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等问题进行回答,介绍红桥区切实发挥“站”的优势、明晰“产”的定位、提升“城”的品质,推动高铁站、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的思路举措。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闫东洁 实习生:王楠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