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哪吒号”主题游船破浪而出,成为天津文旅出圈的爆款。它不仅是一艘船,更是一座流动的科技美学展馆。而在这背后,站着一支平均年龄仅28岁、来自天开园的年轻团队——天津安伦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也是天开园·启迪之星孵化培育出的优秀代表。
从“哪吒号”游船到钟楼光影秀,从AR眼镜到XR系统,他们以“创意驱动未来视觉”为核心理念,用技术重构城市文化表达,也用一次次跨界探索,书写着属于Z世代的创业故事。
“哪吒号”不仅是一艘船,更是一座流动的沉浸式剧场。船只靠近不同码头时,实时定位系统自动触发,船舱玻璃上投射出对应历史场景的全息影像。配合立体音效与智能灯光,游客仿佛穿越时空,走进天津的码头往事。
“文化不是贴在表面的装饰,而是体验的灵魂。”丁思雨强调。为了提炼“哪吒”这一形象,团队反复查阅史料、走访海河沿岸,连一朵浪花的纹样都源自古典图腾的再创造。
据悉,作为安伦科技的孵化器,启迪之星·天开园自2023年10月正式运营以来,已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这里不仅是空间的提供者,更是资源的连接者。
通过政策辅导、融资对接、国际交流、校企合作等全链条服务,启迪之星为年轻团队搭建起成长的阶梯。两年来,基地已举办242场创新创业活动,覆盖近20所高校的千余名学生,推动11家企业挂牌OTC天开科创专板,帮助9家企业获得超千万元融资。目前,安伦科技正与南开大学团队合作,研发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实时翻译系统。
为了将创意落地,他们分工作战,自主研发了多套软硬件系统。已投入使用的AR圆形眼镜整合AR、VR系统,支持实时翻译与语音导览;新开发的XR显示系统也应用于数字展厅与沉浸式舞台。
在“天津钟楼光影Mapping秀”项目中,团队遭遇了建筑结构复杂导致的投影变形难题。面对墙体不规则、转角多、投影易失真的挑战,他们连夜进行3D扫描与建模,生成高精度点云数据,通宵调试投影映射算法。最终,这场以鼓楼墙体为“天然幕布”的视听盛宴,让天津六百余年的历史文脉在光影中“活”了起来。
自2023年5月开园以来,天开园已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如同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截至目前,这里已注册企业1600余家,入驻864家,吸引硕士、博士人才占比超80%,平均每日诞生4家科技型企业。
园区不仅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设立创投基金总规模超70亿元,更构建起开放、协同、跨界的创新生态。天开园推动“高校孵化”与“京研津转”双向赋能,通过博士后工作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载体,构建起“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安伦科技的成长轨迹,是南开区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南开区持续推进天开园核心区建设,深化与高校的校地合作。区域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24年突破117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位居全市第一。截至2024年底,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4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4家,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南开区拥有69家中小企业和5家“小巨人”企业,各级企业数量位居中心城区第一。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闫东洁 实习生:王楠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