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服务天津市滨海新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战略目标,近期,滨海新区12家单位共同建立“帆阵护航”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推动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向多维联动、同向发力的新阶段。
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功能区及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核心区,汇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机构。随着创新活力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也开始出现跨地域、链条化的特征,亟需通过“司法、行政、社会”多主体协同联动,构建全领域保护合力。
“帆阵护航”保护联盟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建立联络协调、线索会商、数据归集、人才共享等8项核心机制,形成了“从线索发现到纠纷解决,从能力提升到文化推广”全链条协同体系,将实现知识产权执法司法、维权指导、理论研究一体推进,精准服务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核心需求,推动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始终面向时代前沿、护航创新创造、优化创新生态。
下一步,保护联盟将以“互利共赢、务求实效”为导向,以“协作高效、衔接顺畅”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助推滨海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一是聚焦办案,展现保护之效。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双向衔接,实现案件证据收集、转化、审查全流程标准化,推动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提质增效。加强知识产权案件线索协同研判,准确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势,推动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实现精准施策,提升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识别、防范、治理能力。
二是面向前沿,强化协作之力。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热点问题,面向辖区内重大科技项目及特色产业领域,开展针对性调研工作。推动精准对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实现知识产权司法办案与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建设协同推进,提升快速维权协同响应能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三是铸魂强基,提升服务之能。推动各方面优势资源充分集聚,探索构建“检察官+技术调查官+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同履职工作机制,不断适应科创企业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聚焦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等前沿问题开展精准服务,形成场景化、易操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南,为创新型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闫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