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1987 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整体分析报告,并开展对中国科技期刊等基于科技论文的科技统计分析工作。在开放科学发展、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深化的多重背景下,为精准捕捉科研前沿动态、加速信息传播、衡量中国科研实力与学术话语权,并支撑高校科研决策与规划,相关统计分析范围持续拓展:2023 年新增了对预印本平台论文及中国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的统计分析,2025 年开展了高等院校科技论文产出的统计分析。
2024 年度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已经完成,统计结果发布如下。
一、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 1 位
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24 年 178 个学科中高影响力期刊共有 163 种(含学科交叉期刊) ,2024 年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 42757 篇, 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 15067 篇, 占世界总量的 35.2%,排在世界第 1 位。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是指发表在经遴选的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上的论文,该类期刊须同时符合“影响因子和总被引用次数同居本学科前 10%”及“每年刊载的学术论文及述评文章数大于 50 篇”两项标准。2024 年共有 377 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 39.51 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 15.49 万篇, 占世界总量的 39.2%,被引用次数为 101.12 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 1 位。
2024 年被引用次数超过 10 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 30 的国际期刊有 16 种,2024 年共发表论文 2.53 万篇。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发表 2918 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 2 位,与 2023 年持平。
二、我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持续保持第 1 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 2 位,世界总量占比提升了 3.6%
热点论文是指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周期内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 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是指各学科论文近十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 1% 的论文。
截至 2025 年 8 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 2342 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 53.2%,数量比 2024 年统计时增加了 4.6%,世界排名保持第 1 位。美国的热点论文数为 1511 篇,居第 2 位。
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 76271 篇,占世界份额为 37.41%,相比 2024 年统计时世界占比增加了 3.6%,排在世界第 2 位,与排名第 1 位的美国相比,仅差 11 篇。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 76282 篇,占世界份额为 37.42%,仍居第 1 位。中国和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差距逐渐缩小。
三、我国国际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连续两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药学与毒物学和数学 9 个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 1 位,比 2024 年统计时新增物理学、药学与毒物学
据近十年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国际论文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 17.24 次,连续两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6.43 次) 。将一国某学科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与该学科世界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相对影响,则中国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工程技术等 10 个学科的论文相对影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据近十年最新统计数据,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药学与毒物学和数学 9 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 1 位,地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综合类 8 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 2 位。在 22 个学科中,中国有 13 个学科产出论文占世界该学科论文比例超过 20%。
四、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国内重要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入选卓越科技论文比例持续提升
中国卓越科技论文,由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国内的论文共同组成。国际部分选取各学科内被引用次数超过均值的论文,即在每个学科内,与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对比,高于均值的论文入选,表示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入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各学科最具影响力论文、国际顶尖期刊论文等不同维度选出的国际论文。国内部分选取近 5 年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且“累计被引用时序指标”超越论文被引次数阈值的高影响力论文,近 5 年“卓越国内科技论文”的被引次数阈值划定为论文的已发表时间。
2024 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 75.95 万篇,比 2023 年增加了 6.36 万篇,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 36.47 万篇,相比 2023 年增长了 11.2%;卓越国内科技论文 39.48 万篇,相比2023 年增长了 7.3%。2024 年分布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为 9.14 万篇。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达到 2 万篇以上的学科有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环境科学,计算技术,生物学,地学,农学,中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技术,物理学,化工和土木建筑 14 个学科。
五、2024 年中国持续开展高质量开放合作,中国高被引论文中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论文占比接近 1/3
2024 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 17.29 万篇, 比 2023 年增加了 14.4%。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 20.4%。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 74.9%,合作伙伴涉及 169 个国家(地区), 排前 6 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新加坡。
2024 年中国发表的被引用次数进入学科前 1% 的高被引论文中,以我为主发表的国际合著论文 3391 篇,占比 28.8%。
六、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受到国际关注,约四成以上的引用来自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国际科技论文引用可以反映全球科技界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关注程度。2024 年,中国论文在发表当年即获得引用的论文中,四成以上是国际引用。
根据 2024 年国际引用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分析发现,印度成为引用中国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最多的国家,其次为美国和韩国; 中国在化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受到国际引用较多。
七、2024 年中国在主要平台发布预印本论文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为推动学术创新成果的全球快速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放获取运动带动全球学术交流体系变革,预印本成为学术成果快速交流与开放利用的重要平台之一。预印本论文是作者在提交期刊出版前未经严格同行评议的手稿,经过初步的评议审核后,借助预印本平台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快速发布,为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确立网络首发权,为学术交流系统提供最新、最快速的研究成果传播与利用渠道。
据 arXiv、bioRxiv、medRxiv、ChemRxiv、Preprints 等 主 要 预 印 本 发 布 平 台 统 计,2024年世界发布预印本论文总量为 34.38 万篇。其中,中国发表 6.14 万篇,全球排名第 2 位。
排在第 1 位的是美国,其预印本论文数量为 10.55 万篇,占世界总量的 30.7%。预印本论文数量排在世界前 5 位的分别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和法国。2024 年中国预印本论文被SCIE、SSCI、CPCI 等收录的重要国际论文引用的次数排名世界第 2 位。
八、F5000 平台向世界推送中国优秀论文和中国作者,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为了切实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中国的优秀学术成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中信所利用科学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每年遴选中国优秀学术论文,建设了“领跑者 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通过多语种长文摘的形式,集中对外展示和交流中国的优秀学术论文。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国作者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截至 2025 年 10 月,F5000 平台共收录论文 19898 篇,平台累计获得 765 万次检索, 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 140 余个国家(地区)的国际用户访问。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高校,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如美国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劳伦斯 ·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以及英国的卢瑟福 · 阿普尔顿实验室等。
九、中国国际科技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进入本学科前列的中国国际科技期刊数量上升显著
中国国际科技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 7.436,相比 2023 年上升 16.4%。影响因子大于 10的期刊已由 2023 年的 44 种增加至 57 种。影响因子大于 20 的期刊共有 19 种。中国国际科技期刊的平均总被引用次数为 6399 次,增长 18.9%。总被引用次数超过万次的期刊 28 种,总被引用次数超过 2 万次的期刊 14 种。
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力稳步发展,总被引用次数均值继续保持增长
《2025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收录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43.27 万篇;收录与自然科学领域有关联的社会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 4.80 万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然科学领域)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 1.120,2001 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 6.5%;期刊的总被引用次数均值为 1692 次,2001 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 8.2%。
2024 年,中国科技期刊发表了 3.66 万篇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出的科研成果,数量比 2023 年增加了 0.5%。这些成果主要分布在临床医学,农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环境科学和地学等学科。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