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东区召开“聚力书写惠民‘必答题’”新闻发布会

天津河东区召开“聚力书写惠民‘必答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9 21:0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9 21: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9日,天津河东区召开“聚力书写惠民‘必答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河东区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工作情况。

河东区坚持就业优先,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全区实现新增就业1.31万人,建成全市首家示范性街道及商圈就业驿站,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站进驻嘉里中心企业广场、月坛大厦等楼宇园区。全市首个设在交通枢纽的就业驿站天津站就业驿站在河东区正式启动运营,利用“轨道+就业”服务场景,努力实现让人才“下车即享就业服务”。出台人才引育合作13条措施,有效匹配高校资源和企业需求。举办专场招聘会及直播带岗活动119场,为求职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

河东区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入好园”“上好学”的需求。新增1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制学校,增加高中学位1200个。深入实施“河东区活力教师培养计划”,推动基础教育精品课建设,该区教育系统9节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课、56节课程获评市级精品课。在医疗服务方面,河东区依托天津大学中心医院,推动AI远程诊断,构建“基层扫描—云端AI初筛—三甲专家诊断”的远程诊疗体系。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共建医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强化“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12家基层医疗机构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市属三级医院选派32名专家帮扶区属医疗机构。该区还将社区卫生服务站胸痛救治点建设纳入了2025年民心工程项目。通过与天津大学中心医院、胸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深度协作关系,全部实现心电图实时传输、诊疗数据共享、远程会诊、危急重症15分钟转运全链条贯通。

河东区聚焦重点群体,兜牢民生“保障网”,扎实推进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等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建设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大直沽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打造智慧化养老专区和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升级示范型老人家食堂。建成1家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推进“1+N”普惠托育服务模式,目前全区托育服务机构达到59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一城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 | 翟箫雯)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