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半,天津市河西区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迎来一轮蓬勃热潮。从人流如织的核心商圈到香气四溢的餐饮老字号,从灯光璀璨的特色街区到几乎场场爆满的影院,整座城区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火热消费场景与涌动不息的人潮,不仅实现了假期经济的“开门红”,更折射出区域经济蕴藏的强劲活力与发展韧性。
10月1日12时—10月4日12时,河西区内各文博场馆、演出剧院、旅游景区、文化旅游街区、宾馆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总体客流量为125.5703万人次,营业收入12369.3902万元。
影院餐饮人气火爆 假日消费“基本盘”稳固
电影与餐饮作为假日消费的“重头戏”,在今年国庆假期表现尤为亮眼。区内多家影院上座率持续高位运行,多部国庆档大片集中上映,覆盖全年龄层的观影需求,也有效拉动了周边零食、饮料等衍生消费。有影院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国庆档的观影热情超出预期,家庭客群成为主力,日均客流比平时增长数倍。”
餐饮市场同样红火兴旺。从万象城、彩悦城到环宇城、万科广场、和悦汇等各大商业综合体内的餐厅在午晚餐时段普遍“一桌难求”。不论是本帮菜、火锅等正餐品类,还是奶茶、甜品等轻餐饮,门口均可见排队等候的长龙。不少商家趁势推出“满减优惠”“节日套餐”等促销活动,进一步激发市民的消费意愿。一位正在候餐的市民感慨:“假期就是要跟家人朋友聚一聚,吃顿饭、看场电影,这才有过节的味道。”
文旅商特色活动加持 打造假日消费新场景
除了“吃喝玩乐”传统项目,河西区还围绕文旅商融合策划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更深层次、更多元的消费场景。第七届“活力河西·哪吒国际消费嘉年华”全面启动,区域内商圈、文化场馆与旅游景点联动,推出主题市集、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内容,有效延伸消费链条。
人民公园内,戏曲街角传来的唱腔韵味悠长;城市绿道旁,专场音乐会唱响时代强音;西岸艺术馆前,笔墨生香与乐声悠扬串联起节日的喜悦;2025年天津市“打造国庆新民俗”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与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天津站)相继开幕,运动身影与助威声交织出城市的活力图景……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市民的假日生活,更成功将文化“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新店首店纷至沓来,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今年国庆期间,河西消费市场的一大看点,是物美梅江店以“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的全新形象亮相。新店以浓浓的烟火气和一站式购物体验,吸引周边居民踊跃采购,也为天津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新店开业不仅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更有力带动了梅江商圈整体客流增长,成为拉动假期消费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首店经济”成为这个假期的另一大亮点。一批涵盖高端餐饮、潮流服饰、特色茶饮与亲子娱乐等业态的优质首店,在节前及假期相继落户河西,进一步增强了区域商业的吸引力和辐射能级。这些首店与“胖改店”共同构建起具有强大引力的“首店矩阵”,不仅丰富了消费选择,也提升了河西区作为天津消费高地的标识度,持续吸引更广区域的消费人群。
国庆消费市场的火热,是区域商业魅力、精准政策引导与消费需求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胖改店”引发的服务理念焕新,到文旅商融合带来的场景拓展,再到首店矩阵推动的品质升级,河西区正以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供给,持续点燃城市“烟火气”,为天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澎湃的河西动能。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