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成果】天津和平区“四向发力”破题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成果】天津和平区“四向发力”破题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2 18:2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2 18: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1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和平区专场。和平区委书记姚建军就和平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的有关情况进行发布。

姚建军介绍,近年来,和平区立足天津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特点,聚焦建设“经济大区”使命任务,在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坚定不移推动内涵式发展。

坚持“向上突破”,让内涵式发展的质效更优。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锁定高端、突出高质、追求高效,以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价值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促进经济能级持续跃升。“十四五”以来,逐步形成万亿金融、千亿商贸,以及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航运服务等三个百亿级产业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始终位列全市优秀等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2万元。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全市第一。

坚持“向新前行”,让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更足。围绕深化“三新”,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生态、新动能、新优势。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平区打造了天津市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纳入到了天开园“多点”的空间发展布局,正在不断汇聚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推动高质量服务供给与高水平经济产出双向赋能。今年8月正式开园,落户企业入驻率已超75%,涵盖医疗、教育、金融、法律等核心领域,以及算力、数据、训练、评测等全产业链条,能够进一步带动提升科技含量、就业容量、税源质量,到今年底预计营收可达5亿元。

坚持“向内挖潜”,让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更牢。把推动内涵式发展的用力点放在“挖掘自身潜力、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内生动力”上,促进经济增长从规模扩张、外部依赖转向内涵提升、内部驱动。在做实“三量”上,围绕街区、楼宇、洋楼等载体资源,有针对性地引入新场景、新业态、新产业,促进功能舒适度、环境便捷度、空间适配度、产业融合度的协调统一。“十四五”以来,相继建成五大道公园、民园1920街区、海河边300多米高的“津塔”观光厅,打造航运、金融等主题楼宇11座,累计盘活和平印象城、大理道樘院等存量资源超75万平方米。

坚持“向外开放”,让内涵式发展的外延更广。一方面,坚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锚定先行区、示范区的使命任务,在产业承接、项目衔接、资源对接上探索实践,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十四五”以来,引进京冀企业1700余家、总投资200亿元,与京冀两地在党建共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合作成果。另一方面,用好塑造平台型、都市型等“五型”开放新优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交流,以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承载能级,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区、中国楼宇经济活力焕新示范城区等称号。

下一步,和平区将借势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办的机遇,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持续巩固城市治理成效,进一步把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