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城创业二十条”政策发布构建全周期 全生态创业扶持机制

天津市“滨城创业二十条”政策发布构建全周期 全生态创业扶持机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6: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6: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记者从区人社局获悉,天津市滨海新区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制定印发《滨海新区关于提升创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滨城创业二十条”),围绕“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支持体系,聚焦创业者全生命周期需求,从金融支持、重点群体帮扶、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搭建、服务优化等多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全生态”的创业扶持机制,全面提升创业服务能级和创业环境竞争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助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滨城创业二十条”涵盖五个部分、20项具体政策,系统强化对创业全链条的支持。

在金融支持方面,“滨城创业二十条”不仅降低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提高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还创新探索“创业险”产品,为初创企业筑牢风险屏障。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推出首次创业补贴、房租补贴、税收减免等精准扶持措施,有效缓解创业初期的资金和场地压力。

在聚焦重点群体创业帮扶方面,提供了一系列面向重点群体的创业扶持政策以及补贴减免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入乡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首次创业补贴,上述群体在滨海新区首次创办企业并正常经营满6个月可享受补贴1500元,满12个月追加至3000元。

加强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对创业导师、创业培训、创业大赛等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并对创业导师工作室建设资助进行了明确;招募企业家、创业法人、专家学者组建创业导师库,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论证、创业讲座、创业服务、结对帮扶、企业诊断等服务,开展“师带徒”培训的,按照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支持。

完善创业平台建设方面,对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进行了明确并优化了“高效办成创业一件事”的各项工作要求;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对创业场地对接、政策宣讲服务、项目募集等公共服务进行了完善,并将结合新区实际开展系列专项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滨城创业二十条”突出“滨城特色”,推动科技赋能创业服务。通过打造“创业全过程”信息系统,实现政策匹配、融资对接、孵化入驻等“一网通办”,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同时,支持建设创业导师工作室、开展创业大赛、推动跨境孵化协同等举措,进一步拓宽创业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滨城创业二十条”不仅是对国家和天津市创业政策的细化落实,更是重点结合区域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际,在优化培训、完善服务、夯实孵化、丰富活动等多个方面力求实现创新突破,全面提升创业生态服务能级,持续完善“创梦滨城”建设,助力创业者提升能力、降低风险、拓展资源、成功创业。

“滨城创业二十条”通过系统化、集成化的政策设计,进一步优化了新区营商环境,显著提升了创业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为各类创业主体尤其是青年创客、科技人员、返乡人员等拓宽了发展空间。下一步,滨海新区还将持续举办“滨城创业行”“创业导师面对面”等品牌活动,推动“创业一件事”集成服务落地,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注入新动能。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闫东洁 /王连昆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