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西青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西青区政府副区长、新闻发言人柴树芳,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宗成灵,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万松,天津环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解福奇为大家介绍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整体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西青区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柴树芳,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宗成灵女士,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万松先生,天津环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解福奇先生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柴树芳女士作发布。
柴树芳: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随着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自2015年开始,西青区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每两年举办“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今天我们如约相聚在千年运河畔,共同参加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西青区委、区政府对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西青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青区傍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千年运河孕育了西青独特的地域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运河文化、年画文化、精武文化、大院文化、赶大营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交相辉映。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项目保护、人才培养、赋能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五批8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65人,涉及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8个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全国表彰。2024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重要要求,我们启动杨柳青古镇焕新工作,将“年画中国·中国年画”作为古镇焕新主题,精心打造如意大街非遗一条街,打响杨柳青灯展品牌,着力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凝练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IP,将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古镇焕新与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
今年,我们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品质焕新,持续擦亮“一文一武”两张文旅名片,精心策划“以文惠民·福润西青”惠民演出等各项活动百余场。接下来,我们将会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于5月29日至6月29日在杨柳青古镇举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千年运河映芳华·璀璨非遗焕新生”,我们将邀请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省市的近百项非遗项目,创新打造启动仪式、展览展示、研讨会、互动体验、主题演出五大类别七大板块内容,以非遗串联大运河文脉,挖掘展示运河沿线各省市非遗魅力,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往届活动相比,此次活动从内容、形式上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和拓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年画为媒”,展现非遗文化独特魅力。活动特别策划年画新“运”——2025大运河年画艺术精品展。展览汇聚了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年画类精品非遗作品,以“运河年画”为主线,通过“年画始源”“运河芳华”“非遗新‘声’”三大板块,全面展现运河沿岸年画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碰撞与交流,让游客朋友们感受到运河沿岸年画文化中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让大家更加深刻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二是以“运河为脉”,再现运河沿岸多样美学。我们精心打造了“水驿运河坊”大运河八省市非遗优秀项目展卖活动,按照大运河流域古驿站顺序设置“京津冀”“鲁豫”“苏浙皖”三大运河坊,以“展示、展卖、体验”多形式多内容展现优秀非遗作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集合大运河沿岸的各种非遗表演形式,在意合堂会连续打造戏曲、武术、皮影、杂技等五大文化主题夜,以活态演绎形式,再现当年大运河沿岸的绚丽文化。本次活动构建了“展、演、学、购、游”五位一体的消费场景,让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生生不息的运河文明,体验非遗与现代的融汇与新生。
三是以“文化为魂”,推动非遗赋能城市焕新。本次活动将特别邀请大运河流域,在非遗和城市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以“运河非遗与城市焕新”为主题,全面深入研究运河非遗与城市焕新的各类问题和解决路径。研讨会既关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又着眼于城市的发展与焕新,在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碰撞和交流中,寻求非遗与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让更多的人看到非遗、感受非遗、爱上非遗,推动非遗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赓续传承、焕新出彩。我们真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关注支持本次主场活动,也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能够来到杨柳青古镇,和我们共赴一场非遗盛会,见证城市焕新、非遗焕新带来的古韵新生。最后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柴树芳女士。下面请宗成灵女士介绍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非遗活动有关情况。
宗成灵: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向关心支持天津非遗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建设的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机制不断建立完善,非遗成为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全市各级文旅部门的支持下,我局坚持政策引领,聚焦中心工作、创新工作理念,打造示范项目,发挥各方优势,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市非遗保护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各类非遗实践日趋活跃,非遗保护在弘扬津派文化、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6月14日,这也是展示非遗事业发展成就、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加强非遗业界交流的重要节点。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市文旅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将推出五项工作举措:
1.举办天津非遗主场活动
在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西青区委、区政府于5月29日-6月29日举行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我们与西青区密切配合,精心策划、细致部署,设计了启动仪式、年画艺术精品展、非遗项目展卖、非遗创新研讨会、非遗主题演出、互动体验、西青非遗坊等七个板块,邀请运河沿线八省市近百项非遗项目参加活动,本次主场活动以非遗串联大运河文脉,挖掘展示运河沿线各省市非遗魅力,打造“津派”文化品牌,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发布全市非遗系列活动清单
整合全市非遗资源,组织各区文旅部门及相关直属单位在全市开展“走进非遗 品味天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专题活动,发布相关活动清单,让市民游客在参加讲座、观看展览、品味美食、欣赏演出、徜徉市集中,多角度感知非遗项目,领略非遗风采,感受非遗魅力,各有关活动正在筹备过程中,以实际发布为准。
3.发布2025年全市非遗与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清单
结合弘扬津派文化要求,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一批探索性、创新性示范项目,重点打造场所类、载体类、渠道类、机制类项目。该项工作自2023年以来连续开展,陆续涌现出河西区西岸非遗体验馆、南开区古文化街曲艺沉浸式演出、北辰区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园区等一批项目,积累形成一定基础和成效。本年度在前两批项目的基础上,将继续发布津药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与健康生活馆、和平区七弦古琴非遗体验地标、武清区运河不夜城等多个项目,敬请期待。
4.推出《非遗传承夜》特别节目
联合天津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推出两期“非遗传承夜”特别节目,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期,每期两集,共4集。第一期拟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播出,以运河非遗为主题,邀请天津市运河沿线相关非遗项目参与录制,从非遗角度阐释天津运河文化。
5.搭建非遗合作交流平台
众所周知,上合组织峰会今秋将在天津举办,我局将围绕“上合文旅嘉年华”品牌推出系列文旅精品项目,天津非遗也将积极融入其中,讲好上合故事、中国故事、天津故事。日前,我局积极推动新华集团与相关非遗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合作方将致力于天津非遗的对外交流推广,并探索带领天津非遗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发展活力。届时,相关合作方签约仪式将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举办,邀请广大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见证。
今后,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进一步弘扬津派文化、提升天津非遗影响力这条主线,延续天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推动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再次感谢媒体朋友们的现场莅临,提前预祝大家端午安康,工作顺利!
主持人:
谢谢宗成灵女士。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新闻媒体机构。
中国日报:
我是中国日报记者,刚才听了领导们的介绍,我了解到第六届“运河记忆”非遗展内容非常丰富,能否详细介绍下具体内容。
杨万松:
感谢您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为了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运河主题非遗盛会,5月29日至6月29日,我们将在杨柳青古镇举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活动设计了七大板块,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下各板块具体内容。
板块一:5月29日,在抱鱼广场举办启动仪式。仪式设计了特色节目表演、非遗盲盒开启、非遗出海签约仪式、漕船升帆等环节。活动现场,我们将复原当年杨青水驿的漕船挂篷的仪式,更邀请了八省市非遗传承人的参与,我们诚挚的希望全市市民以及各界朋友来杨柳青古镇,一同见证活动的盛大开启。
板块二:5月29日-6月29日,在如意大街设置年画新“运”—大运河年画艺术精品展。这是本届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展厅,展厅以“运河年画”为主线,汇聚了来自大运河流经的八省市年画精品,展示了运河沿岸年画历史及发展、年画经典及文创产品、年画对外交流成果等内容。
板块三:5月29日-6月2日,在青远路进行“水驿运河坊”大运河八省市非遗优秀项目展卖活动。我们按大运河流域古驿站的顺序分别设立“京津冀”“鲁豫”“苏浙皖”三个运河坊。在商栈内部开辟空间,融展览、展示、展卖、体验于一体,呈现运河沿线省市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在小巧精致的展览空间中传递非遗传承的活态与绵延。
板块四:5月29日-6月2日,在御河道设置西青“津”彩非遗坊。汇聚西青区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组成精品专区,作为展示西青文化特色、讲好西青非遗故事的窗口,让观众近距离观察、零距离感受非遗传承人非凡的智慧、精湛的技艺以及精美的作品。
板块五:5月29日,在社会山会议中心举办非遗创新研讨会。特别邀请大运河流域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以“运河非遗与城市焕新”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与主旨演讲,为大运河流域的非遗保护发展提供方向与指导。
板块六:5月29日-6月2日,在古镇景区举办“运河端午奇妙游”大运河互动体验活动。专门设计互动游戏、网红打卡点等年轻态方式,打造端午节特色游览活动,让非遗更贴近年轻一代,更好的走进和融入现代生活。
板块七:5月29日-6月2日,在意合堂会组织开展“运河非遗之夜”大运河非遗主题演出。集合大运河沿岸的非遗表演形式,编排成精美演出,连续打造“戏曲文化主题夜”“武术文化主题夜”“皮影文化主题夜”“杂技文化主题夜”“曲艺文化主题夜”,带大家领略韵味十足的非遗之美。
本次活动将于5月29日在杨柳青古镇盛大启幕,诚挚邀请广大市民游客来到杨柳青古镇,届时,大家不仅能观赏、体验“非遗+文创”运河坊、非遗坊,欣赏、购买运河沿线八省市特色非遗产品、热销商品,还能观看到非遗主题演出,开启一场别致的非遗之旅。
主持人:
谢谢杨万松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天津广播:
我是天津广播记者,前面介绍了这届“运河记忆”非遗展在杨柳青古镇举办,端午节也临近了,请问杨柳青古镇景区有什么非遗相关的活动?
解福奇: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向大家介绍即将在杨柳青古镇举办的端午主题活动。杨柳青古镇位于南运河畔,是运河串联的一颗璀璨明珠,而杨柳青木版年画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画笔传承着运河、民俗、大院等特色在地文化。我们将紧抓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契机,结合传统佳节端午节,围绕“年画中国·中国年画”古镇焕新主题,于5月31日至6月2日,在杨柳青古镇组织开展“戏悦端午·奇幻童话游”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年画复活记之福运盛典”为设计思路,以四大亮点、五大板块和多种沉浸式互动环节,融合年画文化、运河文化、端午民俗三大元素,以每天约150场演出,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传”下去。
亮点一:年画复活工程。我们将以“福”文化为主线,通过真人NPC让杨柳青年画人物“活”起来。游客不仅能看到门神、天官等经典年画IP形象的动态展示,还能通过与NPC互动,参与年画再创作,获得赠礼,把“福气”带回家。
亮点二:运河灯韵祈福。作为杨柳青首个大型河灯祈福仪式,我们将在运河上呈现一场视觉盛宴。每晚千盏河灯随波荡漾,每盏灯都融入杨柳青在地文化元素,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美好的祈愿。
亮点三:《凤凰来仪》水上实景秀。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凤凰来仪》为创作蓝本,取凤凰这一象征着吉祥、福运的形象,将现代舞美技术和演员精湛舞姿有机融合,在运河之上展现其翱翔之姿,诠释“福运天成”的美好寓意。
亮点四:全场景非遗体验。我们精心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以亲手制作端午香囊、编织五彩绳、拓印年画,还能参与包粽子大赛。这些活动不仅有趣,更能让参与者在动手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真正实现“可触摸、可参与、可带走”的文化传承。
为了让游客获得完整的文化体验,我们特别设计了“觅福、祈福、映福、纳福、福成”五大主题板块。在演出与互动多玩法串联的端午游古镇体验中,游客将开启一场寻找福气的文化之旅。
“觅福”:满街皆是画中仙,游客与天官、门神等偶遇,或聊端午习俗,或答古镇文化,或投壶射箭、或参与巡游,觅得福气礼物。
“祈福”:以运河上的沉浸式演出,让游客深度参与祈福仪式,天官赐福、门神护航、千灯载梦,让游客的心愿在最美运河上飘向画中仙。
“映福”:在杨柳青古镇,通过舞蹈、相声、非遗变脸、民乐等百场演出,叠加萌宠贺福互动,展示福满人间。
“纳福”:通过年画添福、锦绣香囊、手作福粽等DIY体验,让每一位游客在杨柳青古镇亲自动手,为自己和家人获得福运。
“福成”:围绕《凤凰来仪》演出,让庆典收纳福气,让游客从寻找“福”到传播“福”,更让参与者成为文化传播者。
各位媒体朋友,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资源。我们诚挚邀请大家端午期间莅临杨柳青古镇,亲身感受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共同见证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携手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解福奇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5月29日至6月29日让我们相约天津西青,共同期待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彩纷呈的活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记者:芦晓冰 田建 祁九洲 杜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