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银刀不如自己惯使的老刀,咱天津人讲究的是实用,你看咱这刀磨得又亮又快,很多主顾是慕名而来!”1月9日,“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宣传联合采访团来到河北区王串场街幸福道商业街,在导游“小修”“小补”带领下,探秘火出圈的“修补巷”。在李师傅刀具专营店里,店主李师傅热情地招呼着记者团的成员,“虽然店不大,利润也很微薄,但这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得坚持。”
王串场街常住人口有6.7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38%。面对这样一个老龄化较为严重的街区,如何服务好“一老一小”,成为王串场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老人生活节俭,对老物件或是用顺手了,或是用出了感情,修鞋、配钥匙、补衣服等修补类服务需求很大。”导游“小修”告诉记者,“我们决定在幸福道商业街打造‘修补巷’,让更多的修补类产业聚集在这里,方便老百姓的生活。”
小修小补,这些看似“低频”的服务实则是居民的刚需。在春元织补改衣店,“传统精工织补技艺”非遗手工艺人徐春元向记者展示修补前后的毛呢布料,如果不看背面的针脚,从正面完全找不到修补的痕迹。“这么一间不起眼的店铺里也‘卧虎藏龙’,能够见到非遗项目的传承技艺。这就是现实版的‘天衣无缝’。”北京日报记者韩梅感叹道。
在一间10余平方米的电器维修店,店主韩红平为采访团成员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从河东区赶过来的顾客拿来一部20多年前生产的收音机,检查发现是滑杆调音量的电位器老化了。而这个型号的机器早就停产了,很难找到可以替换的零件。”顾客告诉韩红平,家里80多岁的老父亲眼睛看不到了,主要靠这个收音机了解外面的世界,用不惯其他的型号。韩师傅用一星期的时间到处寻找,最后在原厂一位70多岁维修师傅那儿找到了零件,帮顾客修好了机器。“看着顾客激动得直抹泪,我也很感动,这就是我坚持做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韩红平说。
“西北角的美食、古文化街里的非遗店铺和民俗活动,让我体验到了地地道道的津味文化。而在街头巷尾的市场里,我感受到了天津浓浓的烟火气。”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李亚玲说,“过了腊八,天津的年味更浓了,回去后,我要向河北省的游客推介,春节期间一定要来天津感受不一样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