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本市16家企业出售碳排放配额获取收益6400余万元;另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我市49家纳入企业通过出售碳配额获得收益1.86亿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是通过“增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市场调节机制,引导纳入企业主动采取节能降碳措施实现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本市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路径,减少碳排放。
昨日,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天津市2023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已于今年6月30日结束,154家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全部完成履约,履约率100%,这也标志着天津市作为国家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企业碳排放履约率连续9年实现100%。
据市生态环境局气候与国际处处长张泽生介绍,天津碳市场实施多项创新做法,为绿色低碳发展赋能。除了灵活选择配额分配方法,及设置配额缺口和盈余上限外,尝试组织配额拍卖是企业获益最为直接的措施之一。即在企业富余配额相对紧张、碳市场供应不足、存在缺口的企业履约难度较大时,采取拍卖形式,允许有缺口的企业购买政府预留配额。近几年,本市先后组织5次配额拍卖,发放总量约665万吨。
此外,本市还探索开展绿电碳核减。在不减少碳配额的情况下,绿电碳排放量按0计,企业富余的碳排放配额可通过碳市场出售获得收益。2023年度本市45家企业使用绿电149万MWh,折合碳排放约132万吨,较2022年度增长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