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冬日暖阳,走进中塘工业园区,厂房鳞次栉比,工地热火朝天。总投资约2亿元的天津诚蒂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主体建设,施工现场人潮涌动、机械轰鸣,各种建材按照施工计划整齐摆放,各类工程机械车辆来回穿梭,各工种密切配合,齐头并进赶进度,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体制创新为大家提供了施展手脚的平台,也激发了街镇经济的潜能和活力。”中塘工业园区(大港经济开发区)创新实践基地的副主任武浩感慨地说。
中塘工业园区
2022年底,滨海新区启动街镇产业园区法定机构改革,在六个街镇园区成立试点,并设立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基地,以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局为法定机构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引入在招商引资、发展园区经济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先进理念的专业人士投身街镇经济主战场。新机构成立后,街道与园区招商人员兵合一处,聚力攻坚,街镇园区绽放新活力。
成立创新实践基地的六个街镇园区结合各自禀赋和优势资源,专业人员办专业事,在法定机构改革推行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一批经验和做法。2023年,六个街镇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57.62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限上商品销售额288.07亿元,同比增长21.2%,实际利用内资完成25.8亿元。街镇园区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和体制改革带来的创新机遇。
优势兵力集中 激活街镇经济内生动力
启动法定机构改革,设立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基地,引入专业招商队伍,为街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让街镇经济的潜能和禀赋得到更好的释放。
2022年底,《滨海新区街镇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并实施,改革对象共六个街镇园区,即中塘镇—中塘工业园区(大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港街道—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古林街道—古林工业园、海滨街道—港西工业园、寨上街道—营城工业聚集区、杨家泊镇—滨海物流加工区。天津自贸区创新发展局设置街镇园区产业政策实践中心,并设立六个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基地,对应入驻服务六个街镇园区。同时,新区成立区街镇园区改革和管理领导小组,将法定机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覆盖到街镇园区,促进法定机构改革的成效和价值在街镇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拓展应用。
大港石化产业园区
面向全国招聘,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精兵强将一到位,便全力投身街镇园区发展建设,他们通过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植桐引凤”工程,集中优势兵力,协助园区现有企业增资扩产,让老树发新枝、让小树成大树,培育新的增长点。他们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为抓手,聚焦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充分挖掘存量价值,做到因盘而活、盘而有效,让“寸土”产生“寸金”。
2023年4月,总投资约1.5亿元的天津瀛海实业有限公司高钢级管线管热处理及重汽配件加工项目落地中塘工业园区,项目从接洽到签约落地仅用两个月时间,合作速度之快远超项目方的预期,园区的全方位服务和高效率工作也让项目方对未来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同年10月,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约200亩的京津冀汽车博览中心项目也落地中塘,该项目涵盖汽配港、新能源车综合展示、二手车仓储、数字化结算、进口配件研发中心、加能中心等,计划建设成北方最大的汽车全产业链产业园区,率先在天津市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将产业体系和空间体系深度融合,促进汽配行业集聚与延伸,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该项目投达产后年销售额预计可达100亿元,年贡献税收约3亿元,新增就业约3000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招商,高质量招商首先体现在高效率上,上紧‘发条’、开足‘马力’,迅速敲定项目,招商工作要体现效率、智慧,甚至是担当。”武浩说,“来到园区后,我们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赴外招商引资活动和项目对接工作,让更多地区了解中塘,投资中塘。2023年,我们成功签约的项目也进一步丰富了园区的产业结构,提升了产业水平,这些经验和资源将为中塘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园区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抓项目“拉满弓”,强园区“铆足劲”,一个个新项目在街镇园区接踵落地,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2023年,大港石化产业园区新增招商项目86个,投资额累计19.6亿,实际利用资金4.9亿,在谈项目23个,在建项目6个;港西工业区新增招商项目60个,投资额累计6.5亿,实际利用资金2亿,在谈项目62个,在建项目8个;古林工业园累计对接260余个项目,接待企业考察超过90次,落地项目10余个,在谈项目30余个……
寨上街道营城工业聚集区融鑫智惠产业园,前身为中聚新能源二期项目,因种种历史原因无法继续投产而闲置,创新实践基地成立后,为这片闲置资源的盘活带来了契机,基地人员与街镇通力配合,积极开展盘活工作,多头联动、多方洽谈、多措并举,最终引入天津融鑫智惠产业园公司作为项目投资经营主体,成功盘活闲置7年、总投资7亿元、占地300余亩的资产,将“包袱”变为“财富”。
“除了大型车间和成品仓库,融鑫智惠产业园还配备行政楼、后勤楼、宿舍楼,后勤楼有大型食堂、功能汇报厅、羽毛球馆、超市等,基本涵盖所有的生活配套。从2023年8月正式开始招商引资到现在,已有4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预计年总产值达4亿元。目前在谈的项目还有七八家。”寨上街道营城工业聚集区创新实践基地的副主任吕健对“涅槃”后的产业园充满信心,“依托营城工业聚集区周边原有的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这两大优势,2023年,我们顺利落地畅通环保生物质材料、中日合资利丰农业科技等10个制造业实体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目前,街道也正在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属于街镇层面的招商规划和政策,2024年会是我们大力去做招引项目、落地项目的关键之年。”
在盘活资源上,不仅营城工业聚集区跑出“加速度”,滨海物流加工区也刷新了多项记录。为盘活园区内一处近5万平方米的闲置厂区,园区积极招商推介、上门宣传,动员园区企业以商招商。2023年2月,天津博川新型建材公司签约落地滨海物流加工区,实现了当年招商、当年投产,刷新了投产速度最快、投产首年产值最高的记录,而且是杨家泊镇首家以商招商的项目。项目从接洽到投产用时两个月,自2023年4月投产至年底,产值超7400万元,并为周边群众创造了15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共促。
自贸试验区政策联动 增强街镇经济创新活力
庞思善改而进创,博积勤研以推新。法定机构改革不仅为街镇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政策创新的延伸落地提供了实践平台,使街镇成为改革创新的最前沿。
2023年6月,“白名单”自贸政策试点推广工作在中塘工业园区开展。“我们围绕着主责主业,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就是开展自贸区政策的推广工作,比如‘白名单’自贸政策。‘白名单’主要是针对自贸区范围内的企业,从维护企业的利益、提升营商环境角度提出的政策,我们成功推荐园区领军企业天津鹏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拟成为首批‘被保全企业白名单’企业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入选‘被保全企业白名单’的街镇企业,这对于自贸制度与政策创新向街镇层面延伸、落实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作用。”武浩自豪地说。
同样取得新突破的还有古林工业园,他们根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政策,成功将27亩经营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是新区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成为新区探索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标志性成果。
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的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创新便企惠企服务政策,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和港西工业园也开展了有益探索。
大港石化产业园区立足建设安全、绿色、智慧、科技化工园区,为了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向生产能力转化,他们发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渤化集团等领军企业,北化院、石科院等科研院所和中国石油化工规划院、天辰公司等专业机构的科研创新和人才技术优势,通过合作、合资、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了对园区主导产业化工新材料的优势、上下游产业链招商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大港石化产业园区秉持“走出园区拓视野,精准培训赋新能”的理念,2023年外出参与招商调研活动20余次,并参加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科创中国”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超低能耗建筑高质量发展大会、自贸协定政策解读与利用等培训会,聚焦重特大型、科技创业型项目,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着力畅通产业循环,激发“链”式效应,推动传统产业“补链”增效、优势产业“扩链”增容、未来产业“建链”成群。
港西工业园为建立企业需求和研发平台成果双向推送机制,落实惠企政策,积极配合海滨街道先后建立港西工业园知识产权服务站和科学技术协会,为企业提供精准科技服务,为园区科学统筹科技资源、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与五大开发区相融共生 促进街镇经济融合发展
六个创新实践基地的人员大多数来自新区五大开发区和一些国内领先示范园区,他们不仅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多领域专业知识带进街镇园区,还将与各开发区的友好关系和信息渠道与街镇共享,他们把先进理念和创新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中,促进街镇园区与开发区实现开放、合作、共赢,全面推动的融合发展。
营城工业聚集区
2023年,营城工业聚集区主动对接各开发区,重点与经开区汽车局、东疆商务局、高新区新能源局等部门学习交流,加强与各开发区在园区推介、项目招引、政策支持、落户谈判、利益共享等方面的协同作战,力争项目落地新区。吕健表示,他们将以推动经开区并落地的中置天龙拿地项目为样板,共同做好一汽丰田新能源整车、敏实集团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卡博特高性能电池材料等经开区、生态城龙头企业配套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促进街镇园区与开发区的融合发展。
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多次赴南港工业区、东疆管委会、北京中关村、惠州市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实地调研,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确保优质项目落地新区,持续推动“飞地经济”;滨海物流加工区全面分析镇域及园区自身优势和不足,探索创新招商模式,充分利用新机构的政策、机制和人才优势,主动融入镇域高质量发展一盘棋,不断加强与兄弟基地的联动合作,有效探索并提出街镇(基地)合作招商的新模式——“四共享+一保障”机制,多元聚合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合作模式,融入开发区建设,与开发区实现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街镇园区明确开发区企业的产业链发展方向,通过与开发区协同招商,引进相关中下游企业,为开发区提供完善的配套产业和服务,共同塑造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协同发展。其次,就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当街镇园区无法满足项目落地的条件时,开发区将作为他们推荐的首选,而开发区面临项目过多或产业链延伸的需求时,街镇园区则成为其得力的合作伙伴,这种资源共享的合作互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出更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街镇园区和各开发区实现真正融合发展。
一年来,创新实践基地在健全管理、建强队伍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宣传推介、拓展合作渠道资源,在创新招商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衔接应用自贸创新制度和政策上实现零的突破。区委街镇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创新实践基地将继续突出主责主业,立足园区实际,加快推动更多高质高产的项目落地达效,充分发挥园区在街镇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用实际行动为街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