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同月同日生,九秩宗师共话南开史学百年

同年同月同日生,九秩宗师共话南开史学百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0-05 14: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癸卯金秋,南开大学历史学科迎来了创建100周年。

“让历史学充满魅力”,是两位先生治学七十载的肺腑之言,也是南开史学百年奋斗的力量源泉。以此为“南开史学百年大讲堂”的开篇题,再合适不过。历史学的魅力首先便体现在了他们之间奇妙的缘分里——两位同为清史学界泰斗,在学界并肩治学多年,在学术上声气相投,知交莫逆,已是难得的缘分;而更令人艳羡的是,两位先生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也许机缘巧合之下一切已经注定,这一双同日降生的“双子星”,将在九十年后,在南开史学的讲堂中,促膝长谈,追述古今,传道解惑。

在东方艺术大楼的逸夫厅中,两位先生展开学术对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家骥、常建华担任导言人。先生在台上促膝而谈,传递给台下济济一堂的聆听者们的不仅是知识的浸润,更是历史学雍容气度的熏陶。这正暗合了孔子治学理想中的“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气场,初秋之时,师长谆谆教诲,学生凝神谛听,千年前的师生相合与今日之杏坛讲学唱成了和谐的对歌。

台下的三百人中,既包括本校教师、社会贤达,也包括慕名而来的本校和外校青年学子和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他们跨越山海,相聚于此,这份热情和热爱正显示了南开史学蒸蒸日上的学术氛围。

对谈开始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负责人致欢迎辞,表达了对于两位先生的感激之情,也盛赞了两位先生的治学成就。冯尔康先生、阎崇年先生不仅学术积累扎实深厚,而且锐意进取,不断探寻新知,本次学术对谈活动能够邀请到两位先生到场,既是南开史学之幸,也是社会之幸。同时,也祝愿两位先生保持身体健康,为学界呈现更多的思想果实。

“社会史研究给史学带来新面貌”

冯尔康先生首倡社会史研究,首先谈到了社会史研究的意义。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研究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历史研究,凸显了社会视角下的范式转化,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给史学带来了新面貌。而在社会史走向碎片化的今天,冯尔康先生盼望后进学者继续拓宽与深化社会史的研究领域。在社会史领域中,冯尔康先生尤以宗族史、谱牒学着力最深,他研究宗族史的出发点,在于对传统中国宗族真实运作样貌的探索心。他强调,开展宗族史研究不仅有探究古今中国之家族运作实态的国内意义,更有探究世界范围内华人家族组织、宗族情感乃至家国情怀之历史渊源的国际意义。

“故宫学是研究清史绕不开的课题”

阎崇年先生专攻满学,在故宫学领域亦颇有建树。他在对谈中畅谈号召开展满学研究时的轶闻,更斩钉截铁地提出,满学研究的中心当在中国,当在北京。他指出,明清绝大多数时期的政治中心在北京,核心在故宫,故宫学是研究清史绕不开的课题。阎崇年先生与故宫学之结缘,始于童年时代耳闻妙趣横生的清宫故事,继与人生历程与学术历程紧密相依,学缘、人缘、地缘三方面因素,促成了阎崇年先生与故宫学的奇妙缘分。多年以来,他秉持着刨根问底、亲力亲为的学术精神,建构起“大故宫”的概念,彰显老一辈学者求真、求实的高尚学术风范。

清朝的皇帝不仅在学术界广受关注,亦是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冯尔康先生、阎崇年先生对清代皇帝均有影响深远的研究专著。阎崇年先生对清入关前的帝王与史事用功颇深,他指出,清太祖、太宗朝既埋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亦种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其贡献与缺陷均不可忽视。贡献有三,一是版图,将东北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收归大一统中国。二是族群,将东北地区纷繁复杂、四分五裂的族群部落归于一统。三是文化,太祖、太宗朝对统一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字贡献卓著,这对东北地区的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因素的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缺陷亦有三,其一是首崇满洲,此政治观念下的一系列社会与政治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为清朝的灭亡埋下祸源。其二是八旗特权,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的八旗特权阶层“异化”成为清朝社会的寄生虫,成为统治阶层腐化的表征。三是文字狱,文字狱在入关前即已存在,入关后更是变本加厉,文化政策的酷烈亦为清朝的灭亡种下种子。

人们为什么需要历史学?

对谈逐步进入尾声,两位学者的对话逐渐涉及历史学的现实意义。人们为什么需要历史学?冯尔康先生指出,历史学是关于记录的学问,面对科技的发展、生态的变化、人类的生命面临威胁,我们有责任去记录、去见证。观看学术对谈的还有不少历史学院的在读学生,面对渴求新知的后辈学人,两位史学耆宿也向他们寄予了热切的期盼:历史学者最重要的,是求真、求是、求新,要将史学研究当作生命,用生命来做史学。

整场对谈会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妙语迭出,精彩纷呈。三个小时的对谈,不仅听众始终聚精会神,享受了一场难得的精神大餐。两位先生更是精神焕发,神情饱满,妙语连珠,令人叹为观止。最后,阎崇年先生通过分享他们在台北发现两人五同(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和同专业)的传奇故事,将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

冯尔康、阎崇年两位清史大家,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历史学家,他们的学术人生与成长历程,见证了新中国史学发展的延续、变革、勃兴。两位年届九秩的学人共话百年史学历程,正是他们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为新时代中国史学之璀璨未来的最好献礼。

对谈的时间或许短暂,两位先生智慧的光辉留给我们的震撼却长久。时代日新月异,历史学这样一门浑厚深重如柏杨般的学科在新百年也换发了新生的嫩芽。先生引路,薪火传承,我们应将“求真、求是、求新”的箴言铭记在心,跟随榜样的脚步,用生命来做史学。

历史学是致用之学,百年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秉持着“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院训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展望新的时代,南开史学亦必将与中国的时代发展脉搏相依,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供稿: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辑: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杨成)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