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图)

“结构加快优化、质量显著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民生福祉增进……我们的高质量发展进程更加持续、循环更加畅通、驱动更加强劲、成果更加丰硕。“发展改革系统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经济运行、财税运行、重大项目‘三个条线’调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图)

来源:天津日报    2022-10-19 15:51
来源: 天津日报
2022-10-19 15: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天津代表团继续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 本报记者 杜建雄 摄

“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就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出席大会的天津代表聆听报告后倍感振奋,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认识体会,谋划贯彻落实举措。

在“八个聚焦”上狠下功夫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近年来,天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矢志不渝推动高质量发展。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规划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蓝图中,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都市。

“结构加快优化、质量显著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民生福祉增进……我们的高质量发展进程更加持续、循环更加畅通、驱动更加强劲、成果更加丰硕。”提及高质量发展,二十大代表、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戴永康满怀信心。

“发展改革系统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经济运行、财税运行、重大项目‘三个条线’调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戴永康围绕“八个聚焦”谈了思路举措。一是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二是聚焦制造业立市战略,全力推动中芯国际大二期、联想创新产业园、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三是聚焦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加大统筹谋划项目力度。四是聚焦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消费商贸“双中心”城市建设。五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引领发展能级。六是聚焦高水平改革开放,争创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七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八是聚焦兜牢民生底线,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

锚定“创新南开”目标定位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提出明确要求。二十大代表、南开区委书记马珊珊表示,南开区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在服务“一基地三区”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南开担当。

马珊珊说,近年来,南开区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南开”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建设物创海河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创新载体,着力引进中铁建、中铁物等一批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中心城区首位,营商环境、招商引资质量效益综合评价均排名全市前列。

马珊珊表示,今后,将锚定“创新南开”目标定位,持续加强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高标准规划建设海河科学城和启航创新城,加快打造智能医疗装备、供应链平台、文化消费三大产业集群,做强做优科技服务、现代商务、商贸文旅三大优势产业,不断加大新动能企业引育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企业,做强一批领军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区域竞争力。

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津港力量”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考察时语重心长的话语,至今还回荡在天津港人的心间。

二十大代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近年来天津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为主线,深入实施“一二三四”强港兴企战略,推动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了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全球第一”。其中,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三年复合增长率位居世界十大港口首位,“天下港口、津通世界”国际枢纽港地位更加凸显。

打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无论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要求,还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部署,都给天津港发展打开新的机遇空间。

褚斌说,天津港将提档加速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聚焦做大做强做优港口经济、聚力服务国家战略,以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加快建设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实干实效,为天津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贡献“津港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粮食安全的内容,令二十大代表、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时晓伟非常振奋。

说起“中国人的饭碗”,时晓伟深有感触地说:“虽然天津是粮食主销区,但作为一名小麦育种科技工作者,我亲眼见证了这些年我市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取得的实际成效。天津始终坚持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切实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自给率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时晓伟表示,近年来,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呈逐年上升态势,单产持续提高,粮食总产量连创新高。202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60.2万亩,同比增加34.9万亩,增长6.6%;粮食单产446公斤/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49.9万吨。粮食综合自给率达到了65.4%。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贡献更多的力量。”时晓伟说。

(周志强 米哲 李国惠 孟若冰 杜洋洋)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