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油田:奋力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渤海油田坚持合作与自营“两条腿走路”,致力实现勘探增储与开发上产的齐头并进。为加快节能降碳步伐,渤海油田多措并举应用天然气回收技术,以突破性思维引进新工艺,大力推动在生产油田的伴生气综合利用。

渤海油田:奋力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来源:滨海发布    2022-09-29 17:06
来源: 滨海发布
2022-09-29 17: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美丽富饶的渤海湾,犹如一个揽风汇水的聚宝盆,镶嵌在祖国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十年间,一颗能源新星从这里冉冉升起,成长为我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排头兵”,挺起中国石油工业的海上脊梁。

《天津日报》“非凡十年”特别报道《渤海油田 奋力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带您走进渤海油田——

2021年,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实现原油产量超3000万吨,成功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其原油增量已占到全国原油增量的近50%,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交出成绩过硬、前景光明的海油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能源安全,首先是油气安全。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总书记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寄予厚望。

为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要求,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牢记嘱托,坚决挺起政治责任担当,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十年来相继战胜油田自然递减、内外部环境复杂、国际油价波动、新冠疫情肆虐等一系列重大困难,取得了连续稳产3000万吨级油气规模的优异成绩,在引领渤海油田逆势上行、勇夺第一的同时,推动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用实际行动点亮新时代的非凡十年。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渤海油田坚持合作与自营“两条腿走路”,致力实现勘探增储与开发上产的齐头并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渤海勘探开始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主线,深入贯彻“组合勘探”与“价值勘探”理念,努力做实勘探开发“一体化”,通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不断突破地质认识,创新勘探技术,实现了管理、研究、作业的三位一体,推动油气勘探捷报频传。

“十三五”期间,渤海油田又取得了油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与技术的重大突破,创新提出了“湖盆成气”理论与“汇聚脊”成藏理论,发现多个亿吨级油气田,为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夯实了储量基础。

2019年,中国海油“喜提”渤中19-6凝析气田,这是我国东部勘探发现的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打破了渤海湾“满天星星没月亮”、没有大气田的历史,引领渤海湾盆地开始从单一的大规模找油时代转入“油气并举”的新时代。该气田全面开发后,将有效缓解我国中东部冬季保供压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积极作用。

从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间,渤海油田年度探明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包括渤中19-6、蓬莱9-1、垦利6-1、垦利10-2等7个亿吨级油气田,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发展起到了“压舱石”作用,深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在开发上产方面,渤海油田坚持以深化改革为依托,以降本增效为抓手,通过加大“一井一策”“自检自修”“1+N施工模式”“工期+日费商务模式”等措施严控成本支出;通过落实全渤海“一盘棋”总体统筹、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及工程标准化等理念提高作业时效。这些措施推动桶油成本一降再降,在国际油价出现“断崖式”下跌、公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之际,保持并巩固了渤海油田长期以来的成本领先竞争优势。

十年来,渤海油田不断优化开发策略,以稳住老油田、加快新油田、突破“低边稠”为主要方向,以深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与“注水年”活动为突破口,持续加强油田精益管理与“双高”油井治理,加大调整井挖潜力度与滚动扩边,使新井老井“你追我赶”,疑难杂症“药到病除”,油田“容量”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以辽东、渤南、渤西、渤东为代表的四大油气生产区,各油区内管网体系完善,生产设施集约,各类资源互补,为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攒足了底气。

国内原油增产关键在海上,海上原油增产关键在海油,海油原油增产关键在渤海!增储上产,渤海油田既是“国家队”,更是“主力军”,这是新时代赋予渤海油田的崇高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2020年召开的首届科技大会上,渤海油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油气基础理论认识、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和重大成果。一千余名来自各个单位、各条战线的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这场以“创新”为名的“英雄大会”将渤海油田创新氛围推向高潮。

多年来,渤海油田始终坚持以中国海油“1534”总体发展思路为指导,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全方位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将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全面融入勘探开发生产,围绕关键领域坚定不移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行“三新三化”,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了一系列新技术体系,解决了一大批痛点难点问题。

为提高油田开发效益,渤海油田以“优快精神”为指引,十年间大力开展“二次优快”,将渤海平均钻井周期进一步缩短至10天以内,并创新研发出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2021年,渤海油田再次推出“新优快”试点项目,通过建立“精准作业指导、安全风险应对、专家高效决策、即时精准激励”四项创新机制,形成了“渤海钻完井全过程零排放、渤海油田井眼瘦身钻完井配套、渤海新近系极疏松地层大位移井关键技术”等三大技术体系,多次刷新了中国海油5000-5500米井深最短钻井周期纪录,不仅为渤海“低、边、稠”油田的高效开发打开了新局面,还推动我国近海多项钻完井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攻克油田开发掣肘,渤海油田将海上稠油开采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方向。稠油黏度大,像“黑泥”一样几乎不能流动,开发难度极高,渤海非常规稠油探明储量超6亿吨,占总探明地质储量的14.5%,唤醒这部分沉睡的地下资源,变储量为产量,是持续稳产增产绕不开的“必答题”。为此,渤海油田以“热采”为突破口,开展一系列先导试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非常规稠油经济高效开发技术体系,并在2020年成功投产了我国海上首个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示范平台——旅大21-2油田,初步完成了海上稠油的规模热采、安全热采、有效热采,实现了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跨越。随后,马不停蹄的渤海油田又在2022年投产了全球首个海上大规模特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海上超稠油油田开发技术体系,为渤海油田稠油、超稠油的规模化经济开发吹响了冲锋号。

为破解油田开发难题,渤海油田通过深化技术攻关与生产实践,在储层内部构型精细刻画、水淹层定量解释、剩余油定量表征及描述、水平井组合井网挖潜调整及注采调控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创新形成了“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线、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海上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技术体系,累计指导实施千余口调整井精细挖潜剩余油、近7000井次油水井措施改善水驱效果,实现增油超3000万吨,提高采收率3.1%,有力推动了老油田高含水后期的持续稳产。

创新驱动离不开数字引领。2021年,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秦皇岛32-6智能油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用,入选年度央企数字化转型十大成果。作为行业内的开创性示范项目,它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为传统油田赋能,使秦皇岛32-6这个投产20年的老油田具备了全面感知、整体协同、科学决策、自主优化、智能化管理及远程操控管理能力,实现了油藏研究可视化、生产运营协同化、战略决策科学化,为我国海洋石油平台全面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拉开了序幕。

十年间,依托科技创新,一大批新技术理念在渤海油田“落地开花”。地球物理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智能分注技术系列走向成熟,采油工艺技术体系助力稳油控水、增产增注……这些新工艺的“组团亮相”让渤海油田在储量勘探发现、新油田高效开发、老油田持续稳产、生产油田综合调整、“双高”油田精细挖潜等众多领域产生质的飞跃,推动渤海油田逐步建立起一套支撑稳产上产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实践出一条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我国最大“海上加油机”点燃了强大的科技引擎。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更好地保护”是渤海油田关于“发展与环境”这一时代命题的精准解答,“取之于海,还之于海”是渤海油田自觉履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不变情怀。

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既是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十年来,渤海油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践行中国海油“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坚持增储上产与低碳转型协同发展、提质增效与节能减排融合发展、绿色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三大原则,主动投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等国家级行动中,深入推进“环保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升级节能减排红线、推动岸电绿电入海、抓实海上钻完井废弃物减量、开展天然气回收综合利用、加强海洋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拉动油田“颜值”不断提升,持续加大清洁能源供给,为渤海油田绘就了绿色发展底色。

2021年,渤海油田加快推进岸电应用示范项目,它不仅是我国海上首个大规模“油田电能”替代项目和“智能油田”建设先行项目,也是中国海油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体系,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举措,实现了油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022年,渤海油田又在引入岸电的基础上,成功实现“绿电”入海,完成了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单次最大绿电交易量,交易总额达到1.86亿度,将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绿色风能和太阳能通过高压线路输送至渤海,接入秦皇岛32-6油田和曹妃甸11-1油田群的29个海上生产平台,让来自内陆地区的新能源成为海上生产平台的动力引擎。

为切实保护海洋环境,渤海油田坚持以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追求井喷失控“零记录”、确保溢油污染“零事故”为目标,通过钻井液重复利用、固液高效分离及再利用等技术,构建了钻完井废弃物从源头减量、过程减量到陆地终端无害化处置的全流程“一体化”作业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海上钻完井废弃物从减量到最终无害化处理技术,为我国海洋油气实现绿色开发积攒了宝贵经验。

为加快节能降碳步伐,渤海油田多措并举应用天然气回收技术,以突破性思维引进新工艺,大力推动在生产油田的伴生气综合利用。近十年来已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积累了天然气回注、简易轻烃回收等5条适用于渤海油田的技术路线,共计实施伴生气综合利用项目45项,仅节能量就达到75万吨标准煤,为保供京津冀不断发力。

在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渤海油田不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通过举办“沿海环保公益行”活动,清洁海洋环境,宣传保护海洋常识;通过定期开展增殖放流,保障渤海湾生态环境多样性,反哺海洋生态;通过参与湾长制建设,推进区域协同,打造绿色发展共同体。十年来,渤海油田以“建设绿色油田,发展清洁能源”为初心使命,打造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渤海样本”,为建设天蓝、水绿的美丽海湾贡献了海油担当。

2022年9月,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织机构在渤海油田成立,8个专业组与11个研究课题的“落地”让油田最大程度实现了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而在新能源领域,渤海油田正积极探索一系列示范项目,如依托岸电工程设施,将海上风电等清洁电力接入岸电网络,构建清洁电网;利用陆地终端的建筑屋顶及区域空地,实施光伏发电,为陆地终端提供绿电供应等等。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能源消费的低碳化与清洁化,不但为渤海油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绿色动力支撑,还带动上中下游各相关产业同心铸就“绿水青山”梦。

砥砺十年,亦是非凡十年。中国第一,是荣耀更是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渤海油田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政治统领,以上产4000万吨、建设渤/黄海万亿大气区为奋斗目标,以实施“三大工程、一个行动”为主轴主线,以落实七年行动计划、建设“四个中心”为重要抓手,在新的“赶考”路上,用“奔跑者”的姿态和“再出发”的干劲,奋力谱写中国海洋石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天津日报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