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记事|回望十年,从这些数字读懂天津之变

8月30日召开的中共天津市委“中国这十年·天津”主题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十年来天津坚持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十年来,天津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在渤海之滨“比翼齐飞”——

一周记事|回望十年,从这些数字读懂天津之变

来源:北方网    2022-09-05 19:00
来源: 北方网
2022-09-05 19: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天津北方网讯:8月30日召开的中共天津市委“中国这十年·天津”主题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十年来天津坚持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就。透过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让我们一起触摸、感受天津在新时代发展的脉搏……

8月30日,中共天津市委“中国这十年·天津”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十年回望——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天津视察和出席活动,向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等重要活动发来贺信,对天津寄予厚望、赋予重任。

十年回望——天津牢记嘱托,十年奋发笃行,十年拓展深化,十年勇毅创新,十年倾心惠民,十年绿色变革,十年夯基固本,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十年·新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十年年均增长6.1%,人均GDP达到11.37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5.8%,十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年均分别增长7.9%、8.9%。

十年来,天津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今的津沽大地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京津冀协同发展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来自北京的企业在津投资项目累计超过6700个,资金到位额超过1.14万亿元。

不断优化承接载体建设,与北京合作共建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两个园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分别达到3200家和860家。

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深入推进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改革,136项个人服务和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全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京唐铁路、京滨铁路(宝坻至北辰段)年内建成运营,初步实现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

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我市医院数量增至1064家,医学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到43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达到20项。

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

目前天津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1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606个,是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增长18.4%。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4.1%,比2016年提高1.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形成有力拉动。

制定出台信创、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12条重点产业链工作方案,2021年,12条重点产业链总产值1.26万亿元,增长20.7%,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63%。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这十年·新格局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制三化”改革,完成市管国有企业集团层面混改17家,自贸试验区38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鲁班工坊”全球布局达到20家,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

十年来,天津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在渤海之滨“比翼齐飞”——

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全力打造全球领先智慧港口着力提升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全球首个投产运营的“智慧零碳”码头。搭建集疏港智慧平台,拓展“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业务模式,以智慧赋能打响效率服务品牌,外贸集装箱船舶直靠率达到96%,作业效率居全球领先水平。

全力打造全国示范绿色港口实现绿电100%自产自用,自有港作船舶靠泊100%使用岸电,船舶低硫油使用率达到100%。

全力打造内通外联枢纽港口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设立京津冀营销网点38家,2021年服务雄安新区运输货物1.1万标准箱。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海向集装箱航线达到138条,陆向布局超120家直营店加盟店,2021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首次突破100万标准箱,跨境陆桥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一市双城 比翼齐飞

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制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地标商圈,着力打造意式风情区、金街、五大道等8大地标商圈和万达—爱琴海、大悲院等14个目标商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摩天轮、水滴、奥城等30余个夜市,增添津城“烟火气”。

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开放包容“滨城”建成信创、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自贸试验区累计实施544项制度创新措施,在全市范围内,自行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五批次共118项及创新实践案例7个,32项改革试点经验和6个“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投产运营)

这十年·新生活

每年精心安排实施20项民心工程,自2016年开始连续6年提前和延长供暖期,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32.6万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871”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

十年来,天津始终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倾心惠民,绿色变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一幅京津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动画卷徐徐铺开——

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居)委会主任,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村和社区百分之百“一肩挑”,2021年通过换届实现更高质量的百分之百“一肩挑”。

近5年来,每年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1000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其中1210人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一肩挑”、128人通过换届进入乡镇领导班子、29人担任区镇两级事业单位领导职务。

将全市划分为市、区、镇街、村(社区)4级战区、2.2万个网格,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推动546块“飞地”得到历史性有效治理。

组织5.1万名机关干部入列轮值、43.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活动。

持续深化“向群众汇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年来,全市党员干部累计走访基层居民群众1300余万人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3.6万个。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力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分类整治2.2万家“散乱污”企业,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有监测以来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9微克/立方米,12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部消劣。

2016年出台《天津市湿地保护条例》,制定了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体系,划定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面加强七里海、北大港、大黄堡及团泊洼4大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5年来,4个湿地保护区累计完成补水13.77亿立方米,湿地和水域总面积逐年增加。

扎实深入推进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已经成型,蓝绿空间占比超过65%,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9.11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6%以上,“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场景生动显现。

扎实深入推进153公里海岸线综合治理,截至2021年底,共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整治修复岸线4.78公里,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5年提高53.8个百分点。

  (“云管理”平台服务为老人的日常照顾、医疗护理提供保障)

十载奋斗,春华秋实。天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市上下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

驰而不息、勇毅前行。天津正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导向,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天津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 云客

(津云·津报观察工作室)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