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约13个小时后,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
航天员将依托问天实验舱完成多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问天实验舱中部署的“科学手套箱”具备细胞级精细操作能力,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赵新教授研究团队的孙明竹、秦岩丁两位老师参与了“科学手套箱”中微操作手臂、微操作末端工具的研制及细胞操作软件的开发。
问天实验舱任务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4个领域方向规划部署了10个研究主题,研究多种空间环境要素下的基本科学规律、机理,关注生命生长发育和人的健康,探索人类长期太空生存所面临的一系列科学问题,积极推进空间科学向应用转移(比如创新的癌症、糖尿病特效药物),进一步提升我国空间科学整体水平。
而“科学手套箱”支持各类科学实验样品的隔离密闭和精细操作,其中,微操作手臂的操作精度优于5微米,可完成多种微米级细胞操作,这进一步确立了南开大学在微操作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为图解“科学手套箱”
据了解,南开大学微操作机器人研究最早可以溯源到1992年,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卢桂章先生带领团队开创了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并于2002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年来,南开大学在机器人化克隆猪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此次南开大学参研面向细胞操作的机器人系统助力问天实验舱生命科学研究,是学校发挥高校力量,助力国家航天事业的重要体现。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