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麻醉周:敬畏生命,关注麻醉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建议:多问诊、少迟疑

2022年中国麻醉周:敬畏生命,关注麻醉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建议:多问诊、少迟疑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25 15: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中国麻醉周”即将到来,今年麻醉周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关注麻醉——无我,手术曾经痛苦难耐;有我,安全无痛得以保障!

“中国麻醉周”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CAA)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定于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为“中国麻醉周”,用以提升公众对麻醉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确保围术期安全、改善患者诊疗和围术期舒适度、加速术后康复等。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医生对《中国日报》记者说: 大多数人认为麻醉医生只是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疼痛,并使病人失去知觉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麻醉医生的任务除保证病人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手术期间和麻醉恢复期对有多种因素(手术,麻醉,原发疾病等)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诊断,并对此进行治疗,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免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保证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因此,业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外科大夫治病,麻醉大夫保命”。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建议:病人如果对麻醉有迟疑,建议直接问诊麻醉科医生,该医院现已专门开立每周一至五全天麻醉科门诊。

麻醉科的医生强调:手术和麻醉将对人体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麻醉医生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他的病人。除了在手术中使你解除痛苦,舒适外,麻醉医生对重要生命功能的维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所以手术前麻醉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以往疾病史,近期用药,过敏史,以往手术麻醉史等,以便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最好的麻醉处理,对手术中发生的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治疗。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医生总结了一系列病人关于接受手术或者无痛诊疗的疑虑和担忧,诸如:

麻醉方法有哪些?我可以选择麻醉方法吗?

麻醉安全吗?我会不会“抗麻”?我会不会麻醉后醒不过来?

为什么病人在术前要禁饮禁食?

全身麻醉会对智力有影响吗?

老年患者麻醉风险更大吗?

胃镜检查太痛苦了,有办法减轻我的痛苦吗?

·························

据此医生建议:欢迎大家来麻醉门诊咨询,作为麻醉医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无痛与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麻醉医生肩扛每一个生命之重托,我们会竭力为您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无痛分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医生有话说!

近日,该医院麻醉科接诊多位希望了解无痛分娩知识的产妇,麻醉科医生解释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有很多办法来缓解产妇分娩的疼痛,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是目前被公认为最有效且应用最广泛的分娩镇痛方式,可全程镇痛,保障母婴安全。

硬膜外镇痛是将镇痛药注入腰背部脊柱内的镇痛方法,是一种“区域麻醉”,通过阻滞腰部以下的感觉神经来减轻或完全消除分娩疼痛,而对下地行走、宫缩、屏气用力等运动行为无影响,给药成功后10~20nin内即可起效,并且通过与特殊的调节泵进行连接,产妇可在安全剂量下自行控制保持舒适所需的药量。

该医院麻醉科医生告诉记者: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可在任何时候实施,即使在分娩早期,只要产妇需要都可以进行硬膜外镇痛,其镇痛效果好,尤其适合于重度产痛的产妇,且产妇保持清醒,可参与产程的全过程,通过镇痛灵活地满足产钳需要,在需要顺产转剖宫产时可直接进行椎管内麻醉,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在危急情况下相当于保留了一条生命线,对于母婴抢救至关重要,而在危重患者中,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母亲全麻插管率及相关风险。

“分娩镇痛会影响胎儿和哺乳吗?”很多孕妈妈都有这样的顾虑,医生告诉记者:实际上,实行分娩镇痛均以维护母亲和胎儿安全为最高原则,硬膜外分娩镇痛目前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物,到达胎儿体内的剂量以及进入母亲血液并随乳汁分泌的药物剂量极其有限,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更不会影响婴儿大脑健康。

最后,医生建议:各位孕妈妈在实施镇痛后需要:少食、多喝水、放松心情,保证安全顺利生产!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