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以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六座古城穿越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二)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共有200余名哥伦比亚学员参加项目学习。期间,本项目专门邀请到西班牙大加那利群岛拉斯帕尔马斯大学Xavier Litah Lee Lee(励立德)教授为学员们作“汉语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专题讲座,与大家一同分享中文在海外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励立德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情有独钟。项目活动期间,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生在德国,长在西班牙,但我是中国人。”
在国外,很多华人华裔在谈到中国时,仍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出生地不在中国,也并不拥有中国国籍,但他们却有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励立德即是如此。他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德国,因父母工作原因被暂时寄养在一个德国家庭,直到四岁才与父母重新团聚,后随全家移居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尽管青少年时期也曾因为希望更合群而怀疑抵触过自己的华裔身份,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三观逐渐成熟,加上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更加具体和深刻,励立德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愈发认同和坚定。“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发展了解得越多,我越是为自己是华夏儿女感到自豪。每当听到一些针对中国的非恶意的无知评论时,我愿意站出来维护她,向别人讲述她的真实模样。除了普通话没那么好以外,我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中国人。”
励立德教授(左一)主持《中国传统文化与川剧艺术》讲座
“我在学汉语的过程中见证了中国的腾飞,伴随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汉语的推广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
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回国探亲的经历,励立德说那时上海马路上的车辆还很少,晚上城市也很安静。由于亲戚家地方不够,他和哥哥就住在华侨饭店,那时的他们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周围的人们差别很大,大街上甚至还会有孩子好奇地围上来看他们,眼中难掩羡慕的神情。工作之后,励立德几乎每年都会回来中国,但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回来的速度已经渐渐赶不上国内变化的速度了。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马上要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践行,还是当下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来自中国的声音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听见和重视,中文的重要性也愈发凸现出来。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如何使用它。”
作为一名多语言学者,励立德回忆说,自己孩童时期一直以德语为母语,直到重回父母身边,才开始真正接触到中文。但由于远在海外,缺少系统的汉语教学,加上父母都是上海人,且周围能接触到的华人也大多来自广东、宁波一带,各地的方言和外语掺杂在一起,给自幼说德语的励立德带来不小的难度。对他来说,中文一度是一种复杂而亲切的存在。但幸运的是,他的父母很重视对孩子的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熏陶,在家中与他们兄弟二人全程用中文交流,父亲更是每天用讲评书的方式带着他们一起读《水浒传》之类的中华传统名著。虽然一开始也听不大懂,但血液中流淌的“中国基因”帮助他快速地适应了汉语的存在。渐渐地,他从被动地听变成了主动地说。后来,家里人开始在西班牙开中餐馆,他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来自中国各地的华人,听着他们天南海北的方言,励立德不禁感叹中文表达的丰富与生动。再到后来,他在大学主动选择了汉学相关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毕业后则投身于中西德三语翻译及海外汉语教学事业。
“幼时父亲讲的水浒开启了我对于古老中国的认识,青年时在中餐馆的谈天丰富了我对近现代中国的了解,成年后系统性的学习深化了我对当代中国的认知,而工作以来与国内外各界同仁的交流更是坚定了我对未来中国发展的信心!”可以说,正是这份对中文的热爱推动着他不断探索挖掘与中国有关的一切,助力他在汉学研究与汉语传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励立德看来,文明是需要交流的,现在不少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新时代的中国。如果说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而教师就是教大家怎么使用这把钥匙的人。“我之所以从翻译系转到语言系来工作,就是希望尽我的一份力,从外语母语者的角度来与大家分享学习汉语的方法窍门,帮助那些热爱汉语的人们更好地跨越语言系统带来的障碍,带动大家一起探索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从而培养出更多文化交流使者。”
“汉语桥连接中西,天下是一家。”
教育交流是人文交流的基础,语言学习是民心相通的纽带。中国人注重和睦,交流中更是充满温情和友爱。当今,世界各国虽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有所不同,但谁也离不开谁,天下都是一家人。随着中西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发展,近年来西班牙的汉语教学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拉斯帕尔马斯大学在加那利群岛的三个岛设立了8个汉语教学点,注册学员2300余人,开设成人汉语课程1-6级,儿童汉语课程1-6级。汉语课已列入合作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和拉斯帕尔马斯大学的学分课程。
谈及参加此次“汉语桥”项目,励立德表示十分感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天津外国语大学提供的良好平台,让更多的海外学子实现了他们的“中国梦”。中文不仅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纽带,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加强同中国交流合作的必要工具,在科技合作、经贸往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专业人才学会中文,各领域的合作机会也会纷至沓来。“可以说,‘汉语桥’不仅是一座沟通语言的桥,更是一座跨越国度、穿越时空、联结心灵的桥,让世界青年和汉语、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照片提供:天津外国语大学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