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保障。近日,一份基于四年实地调研的关于优化中国市场营商环境的报告引发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有关专家的关注和认可。
这份报告来自于南开大学中国市场营商环境调查与优化项目组成员。他们在经济学院副教授孙景宇的指导下,秉承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宗旨,聚焦营商环境优化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于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开展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内各类商户的实地调查,累计访谈商户4000余家,深入探究制约中国营商环境优化的主要因素和破解之道,以南开经济学人之“小我”,为祖国经济建设的“大我”贡献青春力量。
项目团队于2016年开始,连续4年针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内各类商户开展了实地调研。调研过程累计50余名同学参与,共访谈商户4000余家,回收有效问卷3874份,形成了市场治理机制微观数据库,研究形成3篇学术论文。其中,主论文发表于重要期刊《南开经济研究》,2篇副论文分别参加国际、国内两场学术会议,并被收录于会议优秀论文集。研究形成了3篇政策咨询报告,收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要报》系列。研究得到了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六位专家的认可和推荐。
该项目针对政府、人大政协、工商联和商会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并将研究成果呈递有关部门,获得了来自浙江省、江苏省、天津市、辽宁省、甘肃省等5省10余个政府部门、协会、商会组织的采纳报告。全国政协委员钟茂初教授拟将作品转化为全国政协提案。
通过调研发现,制约义乌在营商环境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交易对象主要以“熟人”为主,开发市场动力不足,制约市场规模的扩大;电子商务等“线上”交易推广不足,制约贸易方式的变革;政府和商户、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在撮合交易、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的作用有限,市场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制约贸易新增长点的挖掘。
项目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让团队成员倍感鼓舞。“项目的初衷就是希望切实为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优化尽一份力量。”团队负责人、经济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皓月说,“4年调研,实地发放4000多份问卷,这个过程让我们真正领悟了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精神的内涵。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未来我们将始终秉承‘公能’精神,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南开学子的力量。”(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