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血细胞分离室,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杨润菁同学为一名1岁的血液病患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天津市第281例、天津外国语大学第15例、国际传媒学院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杨润菁的一个好朋友在读高中的时候因为白血病去世,“我看不见了,但是很感谢你来看我。如果有机会,希望你将来能够加入中华骨髓库,救救我的病友。”朋友的离去让她消沉了很久,但是朋友留下的话语时时激励她,让她不放弃。2019年,杨润菁考入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学习喜爱的动画专业。刚入学,她就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今年6月,经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天津管理中心初筛,她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得知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杨润菁立即表示同意捐献。8月6日,在学院辅导员的陪同下,杨润菁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开始为捐献做准备。尽管在前一天,杨润菁的爷爷因病去世,而她还是选择为了那个未曾谋面的患者,坚持按时入院。
8月10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相关负责人一行前往医院接杨润菁出院回家,并进行慰问。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孙雪颖详细询问了杨润菁的身体状况,叮嘱她要注意休息,高度赞扬了她为救助患者勇于奉献、大爱无私的善举,并为她颁发“天津外国语大学优秀大学生”荣誉证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特别奖学金”。
自从2006年起,天津外国语大学坚持每年2次组织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招募,近5000名天外教工、中外学子将生命“种子”留在中华骨髓库,刘畅、刘金秋、李群艳、徐双双、雷晨薇、杨惠、许玮皎、宋雨墨、黄泽佳、胡笛、刘旭、周邓浩然、袁野、马慧兰、杨润菁等15名学子、校友爱心接力,义无反顾地为他人“再造生命”,两校区打造成功捐献者主题教室,展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天津外国语大学校红十字会连续三年参与天津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保留”项目,通过志愿者回访工作为提高中华骨髓库有效库容、加快配型检索速度贡献力量。(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