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新兴动能加快发展,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天津市统计局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褚丽萍同志用四个“持续”概括2021年上半年天津市经济运行情况。
7月20日,天津市上半年统计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 摄影:王姝郦
一是主要领域持续稳步向好。从同比增速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同比增长11.4%,与全国的速度进一步拉近,与一季度相比又拉近了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等重点领域指标同比增速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二是质量效益持续提高。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0%,其中最能体现收入质量的税收收入增长22.0%,占比达到73%,与一季度相比,增幅和占比双双提高。
三是新兴动能持续壮大。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7倍、1.6倍,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8.9%。1-5月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8.6%和28.1%,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分别为31.8%和26.9%。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增长58.2%。
四是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全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释放。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8.7%,其中新增民营市场主体增长18.4%。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从就业和收入数据看,天津市均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
从民生投入看,优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着力推进“一老一小”社会事业发展,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继续推进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4.2%,教育支出增长7.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3%。
从居民就业看,深入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突出重点人群就业帮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20.6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6月份全市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6小时,同比增加0.5小时。
从居民收入看,随着各项促增收政策落地,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1.6%。其中经营净收入增长38.1%,工资性收入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0个百分点。
从市场保障看,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鲜菜、猪肉、禽肉、蛋、奶、鲜果等价格均环比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涨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
从宜居环境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24天、同比增加7天,PM2.5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达到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