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要顺应时代潮流,青年大有可为。”在“五四”青年节来临前夕,4月28日天津科大青年研究中心承办了“学百年党史,做有为青年”理论研讨会,会上校团委书记马臣如是说。
为进一步学习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梳理百年党史中的青年作用,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青年工作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引导广大青年学党史、守初心,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校党委学工部主办的会议召开。
理论研讨会由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大学生辅导员、大学生理论社团负责同学三部分组成,围绕百年党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新时代的新青年特质、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传承五四精神等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研讨。
大学生延安精神研究会代表曲维维动情地列举了青年在党的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杨靖宇牺牲时是35岁,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江姐牺牲时是29岁,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是29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雷锋牺牲时是22岁⋯⋯”
天津科技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苏海生指出,新时代的青年在政治态度上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文化选择上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奋斗和担当成为新时代新青年的人生价值主旋律。他以中国百年来的发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从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出的巨大成就中得出结论。
校党委副书记张爱华指出,修好党的历史这门必修课,学好党的历史这部教科书,吸收好党的历史这一最好的营养剂,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必要内容。推进党的精神谱系的研究、宣传、践行,赓续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是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