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明蕙蕙:“我是中国的孩子”

韦明蕙蕙:“我是中国的孩子”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4-15 14: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2020年11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该项目旨在面向海外中文学习者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展现中华文化与天津文化的魅力。项目吸引了全球超过160人次报名,20多个国家的学员参与。该学院学生采访了参与汉语桥项目的外籍学员之一来自越南的韦明蕙蕙(Vi Minh Hue Hue),她畅谈了她的学习感受和她的“汉语梦”。

解不开的汉语情结

韦明蕙蕙有着不平凡的家族史。父亲和她生在越南,她的爷爷则生在中国。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代,为了躲避战乱,韦明蕙蕙爷爷在三岁时便随奶奶和父母逃往越南。一番颠沛流离、生离死别后,他们最终得以定居越南。

身在越南,但心中的灵魂归属地仍然在中国。“我的爷爷,他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人。在我的家里,至今还保存着爷爷留下来的《三字经》、‘四书’等书籍。”韦明蕙蕙回忆道。

她常常翻阅这些充满汉字的书籍,但也因为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而深感苦恼。在韦明蕙蕙的印象里,自己正式开始学汉语是自九岁的时候起。为了教授她中国传统文化,日复一日,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她的笔记本上画下一个个一英寸大小的米字正方形格子,并依次写下“大”“小”“天”“下”“太”“平”……一边写,一边轻声念给她听。

那时的韦明蕙蕙虽然不能用拼音来拼写汉字,但在爷爷的教导下渐渐学会了读汉字,也能够理解它们的含义。爷爷总是为她的每一次进步欣慰不已。“我想,这就是汉语的神奇之处。”她说。

中国的孩子

后来,爷爷去世了。最让韦明蕙蕙感到遗憾的是,她没能够多学一些汉字,因此稍微大一些之后,出于对爷爷的思念,也出于对传统血脉的追寻,她开始在网上自己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我感觉我是中国的孩子,祖宗文化一点都不了解是不行的。”韦明蕙蕙说。

再后来,机缘巧合,父亲带着她去拜访一位教中文的老师。如果说之前是识别汉字,那么现在就是正式学习发音,这也为她的汉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韦明蕙蕙已经是一名大三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很多年过去了,但她依然非常关注各种与汉语、中国文化有关的活动。当她看到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的“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时,为之心动,特别是里面的文化课和书法课极具吸引力,她决定立刻报名参加。

此外,她的两位同学也在她的介绍下参与了项目。其中,来自越南的裴氏蔷薇(Bui Thi Tuong Vy)在项目结束后主动给所有的项目授课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在信中,她充满深情地写道:“希望老师不要忘记,我也会永远记得各位老师的笑容的”。

魂牵梦萦是故里

“能够参与本次‘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我真的很高兴,老师的直播授课兼顾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化知识,今后,我还会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韦明蕙蕙这样总结项目留给她的感受。

最后,她也表示,现在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家乡广东凤凰山去看看,并且带着爷爷的牌位去寻根、去认祖归宗。

“因为在爷爷快去世的时候,故乡是他在心中一直惦记着的地方。”韦明蕙蕙告诉我们。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对于每个身体里流淌着中国血液的人来说,无论身处异国或是他乡,“故乡”一词,总是有一种强大的召唤力,召唤着他们的精神,安抚着他们的心灵。而他们也始终不折不挠,循着中华文化溯源而上,不断寻找故乡的根。

(供稿: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贺丹、张光磊)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