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的时代成长——写在“3.5”学雷锋纪念日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精神的国际传播,也是在向世界讲好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国际话语体系意义重大。

雷锋精神的时代成长——写在“3.5”学雷锋纪念日

来源:文明天津    2021-03-05 14:46
来源: 文明天津
2021-03-05 14: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片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但雷锋和雷锋精神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历经岁月洗礼日益焕发出穿越时空的价值魅力,并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成长发扬光大,散发着恒久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雷锋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多年来,学习雷锋成为助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强劲的动力,雷锋精神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的诞生,开创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时代新风。雷锋精神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它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共同构成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内在契合的逻辑统一。雷锋日记写到:“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忠于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把关爱他人当作最大幸福,把无私奉献当作毕生追求,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恰恰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既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航标,也是全社会在核心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雷锋精神,道德模范的精神坐标。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雷锋是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诞生的先进人物和精神楷模,雷锋精神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成为影响民众、引领道德风尚的精神坐标。在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忠诚、大爱胸怀、舍身忘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新时代雷锋精神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涌现出郭明义、孙茂芳、庄仕华等“当代雷锋”和众多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委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道德模推荐评选,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选拔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涉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类评选项。道德模范评选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为践行雷锋精神、弘扬道德模范榜样力量,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抓手。

  雷锋精神,中国志愿服务精神的道德源头。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启动时,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将志愿者精神概括为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在我国,已被作为志愿精神的核心表达,志愿精神被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1989年3月18日,全国首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诞生在天津和平区新兴街道,13位叔叔阿姨成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视察,称赞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志愿者所做的事业会载入史册。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

  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尽管在时代背景、文化内涵、服务载体上有所不同,但价值取向高度一致,其内核和灵魂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雷锋精神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价值理念基础。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弘扬雷锋精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最鲜明的特征。今天,雷锋已成为亿万志愿者共同的名字,每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也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日,许多优秀的志愿服务团队和活动阵地,都以“雷锋班组”“雷锋车队”“雷锋之家”“雷锋驿站”“雷锋园”等命名,让雷锋精神的灯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导航。

  雷锋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旨引领。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一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雷锋精神与道德建设的内在关联。《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针对“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明确要求,“广泛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之中,引导人们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上述基本要求表明,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旨引领和常态化制度化安排。

  雷锋精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价值遵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今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在成为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而“学雷锋志愿服务”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价值底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来,天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广大志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探索文明实践的有效路径,努力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政治引领力、组织动员力和服务保障力。截至目前,天津试点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100个、实践站2166个。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其重要抓手就是,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广泛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向善向上,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把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家园。

  雷锋精神,中国志愿精神的国际传播。当“雷锋”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符号,雷锋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雷锋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高度契合,属于人类精神的共同财富,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世价值。“奉献”是志愿者以无偿奉献的独特方式,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活动;“友爱”是志愿者跨越人类文化差异,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传递社会温暖;“互助”是志愿者以爱心所长,互相帮助、助人自助,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是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促进社会进步。

  雷锋精神在国际志愿服务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曾经美国一些青年志愿者在组成救护队时,将“雷锋”字样印在胸前,法国出现“老年雷锋”,荷兰有“牛仔雷锋”等。2012年,一位墨西哥学者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讲到,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雷锋,但雷锋精神实质不会变,会因时代和国别的不同而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近年来,雷锋精神作为中国军人形象的国际展示更是多有报道,世界在对中国军人“战火金刚”与“人性光辉”的认知中增进了文化认同。

  雷锋精神的国际传播,也是在向世界讲好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国际话语体系意义重大。

  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雷锋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就是雷锋精神的种子,如今雷锋之花遍开大地四时如春。今天,我们以志愿者的名义,纪念雷锋、礼赞雷锋、学习雷锋。雷锋是昨天的,更是今天和明天的,时代永远铭记雷锋!

(田晓)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