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天津滨海—中关村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在疏解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力探索,实现了多方面的跃升发展。
为切实做好新动能引育工作,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致力于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帮助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明确自主创新主攻方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园区累计注册企业突破2000家,北京蓝星清洗总部、天津石墨烯工程创新中心、华为智慧城市创新中心、菲尔茨智能科技、轻松筹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科技园,形成了一批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集群。2020年,预计科技园累计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9年的12家增加到35家,同比增长192%;国家科技中小企业由2019年的19家增加到65家,同比增长242%;雏鹰企业由2019年的7家增加到57家,同比增长714%。
提升创新载体孵化水平。2019年,园区仅1家市级众创空间;今年新增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北创百联众创空间、中关村雨林空间和滨海中关村智能制造科创中心4家市级众创空间,新增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1家市级孵化器,市级以上双创载体达到6家。园区吸引海外人才、聚集高新技术项目,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离岸人才基地通过驻英、驻法工作站为支点,拓宽引才渠道,吸引落地项目26个。园区与天津科技大学达成共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的协议,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入对接,建立天津大学校友之间,积极探索校地合作。
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应用。园区企业威努特被评为“中国十大网络安全新兴企业”和新基建产业独角兽百强企业;科芯农业《人工智能精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在第七届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银奖;菲尔茨智能科技获得2020中国建材服务业100强、中国水泥设备智能服务企业10强;赛优医药科技入选天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认定清单。飞图同辉的网数集群对讲机技术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实现应用;卡雷尔机器人最新技术成果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重点推介并全程提供智能机器人应用。、
协同联动北京中关村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位于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领域的交通一体化正逐步成为现实。京津高速直达科技园,天津机场接入京滨城际、Z2、Z4线加速建设,未来将在科技园实现交汇。自2018年2月起,京牌照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在津早晩高峰不限行。2020年5月,天津市发布《天津市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允许持有效本市居住证的京、冀户籍人员参加个人竞价。交通环境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人才、技术、资本在京津冀三地之间自由流动,实现京津冀三地互联互通和优化配置。此外,2020年9月7日起,天津市62家定点医疗机构完成京津冀门诊联网直接结算测试并顺利上线运行,进一步扩大了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直接结算医院范围。在做好产业承接的同时做好人的承接,让京津冀企业员工没有后顾之忧。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面向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央企项目产业布局需求,正在推进的科技园“1+2”规划进一步明晰科技园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推动高新技术项目转化和产业化。与北京中关村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开展联合招商引资活动,从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积极导入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协同创新载体,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向科技园聚集。
下一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持续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点,持续提升科技企业服务效能,打造要素齐备的“类中关村生态体系”,使科技园成为高科技研发、孵化的承载沃土,加快形成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样板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