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深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核心环节。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天津市进一步围绕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深化臭氧污染防控。
科学治污、超前部署
今年3月,天津市发布了臭氧防控专项行动方案,将国家统一工作部署与天津空气质量改善需求紧密结合,将防控攻坚期进一步扩大到4至10月。专项行动期间,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火电、钢铁、建材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重点排放行业管控,移动源污染及油品储运销环节管控,面源精细化治理,开展联合监管执法,强化指挥调度与宣传引导等5大方面为重点,细化提出了23项针对性措施,力争尽早落实各项污染减排和防控措施,实现“夏病春治”。
上半年,天津市PM2.5和臭氧浓度分别同比下降7.3%和2%,实现了协同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18天,同比增加9天,达标比例64.8%,上升4.6个百分点;其中,5、6月份高温时段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同比减少6天。
统筹谋划、精准施策
重点环节精准削峰。日间高温是臭氧生成的关键条件,按照防控要求,在6月至8月底,每日9时至17时,天津市原则停止建筑墙体涂刷装饰、道路设施喷涂、交通标线施划、道路铺油等涉有机溶剂作业行为。天津市还制定了工业涂装、印刷工业、汽车制造业、家具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对电力、钢铁、石化、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实施差异化减排要求;大力推进用车结构升级,今年以来新增国六车辆8.9万辆,推动3.3万辆老旧机动车报废和转出;对全市140座加油站持续开展油气回收在线监控,鼓励供应企业进一步降低油品蒸气压并推动实施夜间加油、卸油。
目前,天津市已经构建起了涉VOCs排放工业企业大数据平台,建立3700家工业企业治理设施和生产情况动态更新机制,“一厂一策”落实治污减排及提升改造措施,并实现了24小时自动监测或工况用电监控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指导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制定精细化管控方案,最大程度削减污染负荷。
倾心服务、创新执法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将臭氧污染防控作为基层指导帮扶的核心内容,统筹发挥10名局领导带队、100名专家干部参与的“十百千”对口服务工程,以及23名处级干部任组长和片区长的驻区指导服务组作用,全面为乡镇街和各类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对2967家涉VOCs排放企业、4735家餐饮企业、787家汽修企业、578座加油站、255家使用有机溶剂施工企业逐一解读告知臭氧防控要求,对834家重点行业企业进行了现场指导帮扶。
同时,天津市落实国家VOCs治理攻坚要求,强化夏季臭氧百日攻坚行动,形成“三层递进”的执法监管模式。
首先是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问题和困难。其次,对存在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执法部门则督促企业第一时间整改,及时消除污染隐患。最后,对设施闲置、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石化、化工、工业、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为重点领域,聚焦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和重点管控企业监督管理,进一步推进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