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雷风雨)在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的2019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全市最新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本市去年生态环境凸显亮点,其中,去年本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了12天,大气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水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最好水平,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超过八成。”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是否改善,数据说明问题。温武瑞拿着本市最新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向记者介绍,去年全市优良天数219天,同比增加12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稳定达到国家标准;PM2.5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提前达到“十三五”和攻坚战目标要求。“这些数据表明,蓝天白云多了,朋友圈晒美丽天津的照片多了,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温武瑞说。
去年,本市水环境质量各项指标也值得称道。这份最新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去年全市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达到50%,较2014年(基准年)提高25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首次降至5%,较2014年下降60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1%,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连续4年未出现劣Ⅳ类水质。此外,土壤、噪声环境质量状况稳定,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水平。环境风险总体可控,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今年,本市生态环境工作主要目标为,PM2.5年均浓度‘退五进四’,控制在48微克/立方米左右;水环境质量‘只好不坏’,优良水体保持在50%以上、劣V类水体控制在5%以下;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争取环境污染‘事故零发’。” 温武瑞介绍,今年本市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继续破解“钢铁围城”“园区围城”,全面完成314个工业园区治理,全面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产能转移退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000万吨以下。下大力气推动“公转铁”、绿色港口建设。同时,深化污染治理,坚持治气、治水、治海、治土协同推进,推动实施一批标志性治理工程。“全面开展降尘量考核、革新拓展‘以克论净’考核。”温武瑞说,治水上,着力补齐工业集聚区、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快推动水系联通、湿地建设;治海上,深入实施“一河一策”,整治入海排口,补齐海域污染防治短板,加强生态建设和风险防控;治土上,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严格污染地块“先治后用”管控措施,推进天津农药厂、同生化工厂污染场地治理修复。
(雷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