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应急语言服务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实践与思考

疫情防控中的应急语言服务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28 09: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新春,中华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波澜壮阔、足以彪炳人类史册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抗疫的人民战争之声响彻整个世界。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天津外国语大学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配合国家抗疫行动,在对外宣传、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协助国际抗疫合作等诸多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担当精神;尤其是在严防疫情输入的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外语院校专业优势,积极提供应急语言服务,为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利形势,发挥了独特作用。

面对愈趋严峻的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天津外国语大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委托任务,由高级翻译学院组建的翻译团队,圆满完成了天津市防疫新闻发布、防疫政策通告、疫情统计数据公告、一级响应动员以及疫情形势宣传等200余篇新闻报道的多语种笔译任务,留下了大量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抗疫外译文献。学校意识到《入境人员健康提示(英、日、韩)》在“外防输入”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仅有3个外语语种和书面形式传播的局限,发出制作多语种微视频的倡议,以期通过民众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互联网手段广而告之,提升宣传效度。中外师生70余人积极响应、踊跃参加,用覆盖全球百分之九十人口的28种外语录制了《入境人员健康提示》微视频,在天津融媒体“津云”平台分三期首发。热点的话题、受众的语言、现代的形式,获得广泛赞誉。按照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学校组建了三支由专业翻译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百人应急外语翻译志愿服务突击队,负责到机场、海关、边检、社区,为外籍人员提供入境问询、分流安置和居家隔离的语言翻译服务。突击队先后为近2000人提供服务,在京津冀联防联控、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再次贡献了天外力量。

“武汉街道空无一人,但每个窗户后面都有配合应对疫情的市民。中国展现了惊人的集体行动与合作精神。”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加拿大籍医学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在2020年2月下旬结束对中国的实地考察后发出的感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世界为之惊恐,大灾大疫需要合作精神和集体行动。每个中国人在危机面前,舍小家顾大家,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伟大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再一次得到彰显。天津外国语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架好“文明互鉴”之桥,在“文明互译”的孜孜以求中,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天外力量。4月7日 “世界卫生日”,学校启动全球抗疫公益宣传,以彰显抗疫斗争中医护人员的英勇无畏、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世界人民的休戚与共。在超星集团的技术支持下,历时25天,以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13种语言创作了反映中国抗疫过程的微视频作品《中国人民致新型冠状病毒的一封信》《我们都是战士》《在一起》。整个系列作品包括40余个短片,近250分钟时长。译制团队由专家教授领衔,共有140余名本、硕、博等各年级学生和教师参与,充分彰显了天外扎实的翻译功底和过硬的翻译能力。这次宣传活动突出了三“全”特色,即全公益——制作过程中任何人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全世界——面向国际社会广泛推广;全媒体——从平面媒体到数字媒体,从自媒体到融媒体,再到教育教学平台,全面发布。三期视频迅速在中外网络媒体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总人数突破420万人次。这不仅展示出改革开放以来“天外”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更体现了在大灾大疫面前“天外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为了总结疫情期间应急外语服务的经验,进一步凝聚京津冀高校外语专业硕士(MTI)教育力量,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由“天外”任理事长单位的“京津冀MTI教育联盟”主办、以“全面凝聚抗疫合力、加强京津冀语言服务合作”为主题的高层论坛于4月18日在“线上”召开。这是一次关于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的思想碰撞,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围绕疫情防控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发表了真知灼见,思源致远。论坛通过“译直播”平台向全球同步推出,同时,得到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凤凰网和中国网等媒体积极支持。本次论坛,无论研讨内容还是研讨形式,在外语界均属创新之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天外人”不仅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更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深入思考、积极建言、广泛发声。疫情防控期间,天外学者的文章频频见载于各大主流报刊和网站,彰显了“天外”作为一所有着优良学术传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党分忧、为国献智的一片赤诚。尤值一提的是,在总结抗击疫情应急外语服务的经验与不足基础上,天津外国语大学10名外国语言文学教授联袂提出建议,呼吁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应急外语服务体系。建议包括,设立国家应急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高层次应急外语服务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专门外语人才,为国家应对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做好高端外语人才的战略储备;建设国家应急外语研究智库,通过深入研究、广泛研讨,形成高质量智库成果,为党和国家应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建设国家应急外语人才库,汇集覆盖全球主要语种的外语人才,包括小语种人才,通过常态化应急演练,不断强化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建设国家应急外语服务多语种语料库,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广泛收集、分析全球范围内各类应急外语语料,为应急公告发布和宣传的翻译以及现场应急处置翻译等,提供远程大规模、强有力的语种语料后台支持。

多难兴邦,苦难辉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灾难中前进,为我们留下了举一反三、深谋远虑的思考基因。基于上述实践与探究,天津外国语大学组织人员编写了《抗疫应急外语服务的思考与行动》文集,以纪念学界及“天外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难忘的奋斗经历。文集中记述的师生人物,大多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或在校学生。平日里,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学习中,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中外求索、德业竞进;大疫来临,他们挺身而出,积极行动、无私奉献。他们是全球疫情防控应急语言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团结抗疫的见证者。

应急语言服务既是天津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也已经成为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特色研究领域。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抗疫应急语言服务中,“天外人”的思考与行动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为外防输入和全球疫情防控团结合作贡献了力量。

作者:殷奇,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