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天津港物流有限公司的一个货物堆场内,一列满载集装箱的列车驶出了港区。该列车主要装载从日本海运进境的车辆及零部件等货物,将经铁路运输至二连浩特出境,预计于4月30日驶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该班列运行“天津港—二连浩特—蒙古国”固定线路,主要搭载海铁联运过境货物。目前,该线路班列日均发运1列。天津海关通过创新“港场直通”作业模式,大幅提升从港口至铁路场站的转运效率,同时提供便捷通道、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保障班列发运效率。
为支持天津口岸国际班列贸易发展,天津海关提出了11条支持措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对冲疫情对外贸进出口的不利影响,截至2020年4月25日,已监管国际班列111列、1.2万标箱。
“港场直通”叠加“船边直提”
以往,海铁联运集装箱货物从天津港海运进境后,需先卸至码头堆存,同时向海关申报,再安排车辆从码头提至铁路场站,往往需花费2-3天作业时间。现在,天津海关创新作业模式,货物在卸船时即可通过“船边直提”作业模式,由车辆直接运至铁路场站,省去中间堆存、搬倒等各环节,平均时间可压缩至3小时以内。
今年,天津海关对国际班列承运的过境货物实施了“港场直通”物流模式改革,依托“船边直提”作业模式,有关货物进境时可以在港口码头卸船过程中直接装载至港区转运车辆,并直接运送到铁路堆场等待装车发运。
天津海关与天津港集团在理顺港口物流作业“堵点”环节的基础上,全力打通作业全流程信息化的瓶颈,通过将海关核准指令电子信息嵌入港口作业系统,完成了网上提箱预约、提箱预计等待时间微信主动推送、船舶装卸动态跟踪等在线办事系统的开发上线,减少企业在堆场、码头、海关间的奔波频率,提升了企业获得感。据天津海关统计,自3月20日启动“港场直通”作业改革实施一个月以来,已由1198个集装箱应用了该作业模式。
据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徐荣介绍,“港场直通”作业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有关过境货物从运抵天津港到等待装车发运的时间大大缩短了;特别是在抗击疫情期间,在线办事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不出门办事、不见面办好”的网络平台,保障了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无纸申报”叠加“自动核放”
在新港海关中欧班列便捷通关窗口,手持纸质转关申报单等候通关的场景已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用无纸申报的模式,而与之相应,海关接受申报后自动核放,实现了出口转关货物从申报到放行的高效、快速通关。
为优化天津口岸中欧班列的发展环境,天津海关始终将通关效能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在通关现场设置专用窗口,实施了通关模式自主选择、全面实施无纸申报、转关申报自动核放等一揽子便利措施。据天津海关介绍,中欧班列运输的进出口货物,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海关通关一体化或者传统的转关申报模式。对于沿用传统转关模式的企业,天津海关实施了“无纸申报+自动核放”的通关模式,企业不仅不需要向海关递交纸质单证,货物运达天津港后,海关通关系统将自动审放转关货物申报单的电子信息,并将有关监管指令的电子信息自动传输至港口部门,便利企业开展集疏港作业。同时,推广应用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减少企业申报次数和通关成本,与传统转关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申报次数由原先的2次压缩为1次,企业可以在进出境口岸一地办结查验、放行等海关监管手续,进一步降低了通关成本。
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多式联运分公司韩利说:“中欧班列货物在天津口岸通关的模式非常灵活,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的物流需求,提供公铁、海铁等更为丰富的多式联运服务,特别是,转关货物申报的自动核放,满足了企业对货物随到、随报、随放的时效需求。”
“关际协作”叠加“功能提升”
为更好地发挥天津港这一“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海陆交汇点的区位和航运聚集的优势,天津海关围绕国际班列物流运输通道的实际,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内蒙古二连浩特和满洲里口岸的海关单位建立了关际协同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通关监管协同保障措施,通过加强海关间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班列跨境贸易便利水平。
今年,天津海关将围绕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工作部署,深化与国际班列各进出境口岸海关在通关协作、监管一体化和便利措施共享等方面关际协作,保障中欧班列通关更便利、物流更顺畅。同时,该关采取措施支持天津港口岸铁路集疏运功能提升建设,中铁天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为天津首个国家规划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该关根据该站开展国际班列运输业务的实际需求,组织海关口岸监管领域业务骨干全程保障海关监管功能区域的规划建设,并将海关监管要求与铁路运输作业规则相融合,推进海关监管与场站作业信息的互联互通,保障天津港建设功能布局更集约、物流组织更顺畅、线路网络更密集的铁路物流枢纽,为天津国际班列做大做强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