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北方湾区经济新起点

“长三角一体化”落地,中国的三大湾区,自此全部搭上了国家战略的专列。仔细观察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布局结构,整体结构如一张弓箭,河北省地区为“弓”,沿海港口城市为“弦”,天津则为“箭”。

天津滨海:北方湾区经济新起点

2019-12-19 13: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长三角一体化”落地,中国的三大湾区,自此全部搭上了国家战略的专列。中国三大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终于次第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区域空间战略。

长三角,中国规模最大、经济总量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上海以超过3万亿GDP位居全国第一,苏州、杭州等4个城市超过1万亿,合肥等7个城市超过5000亿。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面朝大海,面向全球,张开了一个巨大的扇面。而面向长三角,面向大陆腹地,将开启新的融合发展。

一体化即为你中有无,我中有你。未来的上海,会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总部入驻,而工厂,将布局在周边省份。江苏、浙江以及安徽,一方面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直接受益者,另一方面,也为上海输送新的动能,互为牵引,协同发展。

早在本世纪之初,区域一体化发展设想就已被区域经济学家提出。今日中国在区域一体发展上的实践,已远非设想可比,急需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包括打破行政边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布局。

三大城市群完成布局

滨海新区区貌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三大城市群的国家战略,可以发现这样的轨迹——打破“一亩三分地儿”的思维范式,推进各个区域板块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决策层的施政取向。

中国已经形成三大国际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需要在更高的制度框架内,完成协调统一,从自发的合纵连横,变为中央统一调控下的强势板块,为进一步改革创造空间,为参与全球竞争凝聚力量。

这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最早具备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实力,珠三角城市群次之,而京津冀城市群,则在三大城市群里稍逊一筹。

正是因为一体化难度更大,京津冀城市群成为最早被关注并着力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设立,都是推进这一城市群“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瞻远瞩。

这一区域,位于东北亚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就实力而言,京津冀城市群比起长三角、珠三角,明显逊色,除了北京、天津、唐山、廊坊、石家庄等城市好一点之外,其他如衡水、张家口、沧州等城市要落后许多,这里创造的GDP也仅占全国的10%。

京津冀城市群,维系着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重任。与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京并不沿海,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责无旁贷地担当面向海洋、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

面向海洋的天津滨海,具有更大的重任。

环渤海发力

放眼世界,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的策源地。湾区的竞争,实质是国家竞争力的PK。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聚在入海口湾区,世界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

世界级的湾区必须要有优良的海港,城市因港而生、依湾而兴,是周边地区的经济龙头,带动周边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因此,湾区要宜居宜业,人口多元,经济社会开放包容。

以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为代表,世界级湾区汇聚了所在国家的优质要素,在湾区的地理空间内集聚、聚合,进而发生聚变。而湾区也应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驱动最为领先的区域。聚焦当下,数字化引领的科技创新潮流,湾区还需要旗帜鲜明地拥抱世界,置身于全球产业分工之中。

当下,环渤海这个湾区,虽坐拥崛起巨型城市群,却无法实现经济要素的共鸣,不能像珠三角和长三角一样,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导力量。

或许正因如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落地,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这一切,都是在环渤海这个地理空间内,打造中国北方的经济引擎。那么,着眼未来,这块热土能否担当大任,就是转型中国的世纪之问。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协同层级和空间范围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区域,其重要任务之一是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环渤海大湾区,将与长三角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一起,共同形成统筹国内国际、协调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天津滨海新起点

天津港

毫无疑问,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中地理位置最适中、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经济贸易航运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将成为实施渤海大湾区战略的主要滨海重镇。

天津既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资源优势,又具有开放优势和产业优势。这些均是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与协调中充当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相比而言,环渤海地区其他成员都不具备这种综合的经济优势,要么具有产业优势,缺少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要么具有港口优势,缺少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

仔细观察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布局结构,整体结构如一张弓箭,河北省地区为“弓”,沿海港口城市为“弦”,天津则为“箭”。而“箭头”则是天津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之箭,向东指向大海,背后向西则是占据中国国土一半面积的中国北方腹地。箭起,寓意丰富,向内加深与腹地的共生共融,向外,以加强与世界的交互分工融入世界。

对于滨海新区来说,新时代湾区经济为其提供了足够广阔的舞台。153公里长的海岸线是开放之窗,依托京津冀、面向东北亚的滨海新区,恰恰是环渤海经济圈对外开放贸易的重要节点,也是陆丝路与海丝路的交汇点。把优势变为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从要素开放向规则开放转变,是滨海新区面临的首要任务。只有如此,才能把这一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夯实,才能不坚持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提供支撑,加快努力成为对外开放的北方门户。

在建立行政区10周年之际,滨海新区已经明确了扩大开放的四大任务: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高水平发展国际贸易、构筑“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

比照上海之于长三角,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的滩头阵地,正在迎难而上,为这个城市群、乃至广阔的北方腹地提供动力引擎和方向指引。也只有这样,京津冀这个世界级城市群,才能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南北呼应,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战略支点。

孟良/文

(孟良)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