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办理居住证明、取药证明,只需要社区网格员通过手机APP上门确认后就可开具,在东丽区万新街,网格化管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日前,津云新闻记者跟随天津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来到这里,通过构建“网格化+大数据”治理体系,他们还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和社会治理服务深度融合。
在万新街的各个社区里,总能看到一些身着灰色“小马甲”的工作人员,他们或是走在社区里的随口就能喊出大爷大妈的名字并与他们热情寒暄,或是奔走大街小巷帮居民解决各种大事小事,他们就是活跃在这里的“网格员”。
陈堃是东丽区万新街铁城公寓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每天他都会对所负责网格区域进行巡查。津云新闻记者看到,在手机软件上,楼栋信息、单元和房间号都清晰显示在屏幕上。比如点击4号楼7门某户,该户的居民信息,包括家中几口人,家中老人年龄等信息就直接可以查询。
通过手机的定位功能他一上午的巡视路线,及时会传到系统终端。“如果发现小区有堆物,就直接用手机拍下照片回传给系统,相关负责的同事就能收到信息。”陈堃说,“以前需要通过电话沟通,现在直接上传到街里的平台。”
由于社区老人较多,像办理老人证这样的手续,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陈堃说:“符合条件的老人只需要在家中准备好身份证、一寸免冠照片等,我们上门把这些证件拍照上传至系统,证件就可以直接进行办理,办好老年证之后,邮寄到社区,我们再负责送到居民手中。特别是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是非常便利的。”
见到记者们进行采访,正在社区活动室活动的吴金焕阿姨拉住了大家。吴阿姨说:“现在社区管理跟以前可不一样了,都是年轻人、有活力。每片区域都有专职的网格员,我们有事直接找自己的网格员就行,有专人来负责,干什么事都特别快。前几天楼道门铃坏了,网格员巡查的时候,把这个信息告诉让他,很快就解决了。”
网格员日常入户采集信息过程中,在做好各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同时,会记录每户居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同时也将每户居民,包括志愿者、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的能力特长一一记录,统一反馈社区党群网格服务中心。社区中心一方面梳理群众需求,建立需求端,另一方面将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人员事项进行梳理,建立供给端。社区中心作为枢纽,链接需求端和供给端,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的作用,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东丽区人才办副主任吴彦楠告诉津云新闻记者:“结合区域实际,东丽区计划将组织、人口、法人、事件全部纳入网格内,原则上社区以300-500户为标准,合理划分网格,所有网格划分四至边界明晰做到不重叠,形成全域覆盖的‘一张网’。”
值得一提的是,东丽区还首次提出通过智慧党建统领智慧社会的建设思路。吴彦楠说:“社区内的不少党员组织关系在单位,如何真正发挥他们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融入社区生活和管理中去,也是我们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内容。”
目前,东丽区共将街道57大项78小项、社区64大项96小项全部下放。同时,赋予街道社区对重大事项的意见建议权,对综合性事项的统筹调度权,对相关部门人事考核、选拔任用的征得同意权,完善自下而上的考核评价制度。现在,不仅保证事在社区办、群众少跑腿,街道干得怎么样、委办局干得怎么样,都是社区说了算,老百姓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