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石先楼:科研报国一路创新一路歌

石先楼以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杨石先的名字命名。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石先楼,听取了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发展和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发展历史。

再访石先楼:科研报国一路创新一路歌

来源:百家号    2019-01-30 10:11
来源: 百家号
2019-01-30 10: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南开大学石先楼

大寒过后的天津,少了北方冬日的严寒,天空湛蓝。蓝天映衬下,南开大学主楼前广场干净、安静。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这里挤满了学生,场面热烈。位于广场东侧的石先楼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老楼,身处广场甚至不容易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总书记的南开大学之行这里却是重要的一站,这里是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先楼以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杨石先的名字命名。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外行听起来名字可能有些拗口,可是在专业领域,这里可谓是“老大哥”了。1962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组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并亲自担任第一任所长。1985年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在此基础上建立。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石先楼,听取了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发展和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发展历史。“当听到毛主席、周总理曾先后视察南开大学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等内容时,总书记非常高兴,一直说‘好’。”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说,从石先楼大厅北墙上的第一块展板开始,习近平总书记一块展板一块展板仔细观看并询问有关情况,这样一路走到核磁室。

在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他勉励师生们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半个世纪以来,从研究所到实验室,石先楼聚集了陈天池、高振衡、何炳林、陈茹玉、王积涛、申泮文、李正名、周其林等一大批卓越的化学家,培养、输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有机化学和农药科学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有骨干研究人员45人,平时难得一见的院士就有5位。

“实验室老一辈的老师,很多都是五十年代从国外回国的,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的私利,而是踏踏实实的做研究,为国家做贡献。”天津市化学会秘书长郑健禺,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工作。“老师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强烈的国家责任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科研报国,把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开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产品,一直是实验室第一任主任李正名的追求。李正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回到祖国,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在农药方面的第一名院士,为了实现我国农药创制“零”的突破,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他带领团队成功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单嘧磺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具有独立创制新农药能力的国家。

“很多人认为农药就是有毒,危害性很大。事实上,一种农药研发,要经过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评估才能通过审批。”郑健禺说:“这样的农药对人的影响比日常使用的牙膏还小。”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三十多年来不断创新,承担了包括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培养了上千名的优秀人才。

“政府一直给予我们很多的支持,实验室也受益于国家的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无愧于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调研,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郑健禺说:“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科研条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个时代,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希望学生们能努力学习,这样以后才能做更大的贡献。”

“如此近距离接受总书记教诲,非常振奋、感动,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激动无比。正如总书记所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化学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程磊说:“我一定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在本专业研究领域继续深造下去,并时刻牢记时代之责任、历史之使命,秉承南开公能之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编:陶建、王浩)

(网信静海)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