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三个着力”五周年。2018年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天津创新党建引领,打通社会治理“最后几米”让水流到地头》。

2018,《人民日报》两天一篇报道这样看天津

来源:人民网    2019-01-18 10:13
来源: 人民网
2019-01-18 10: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三个着力”五周年。这一年,天津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新时代东风劲吹,津沽大地生机盎然。

2018年,《人民日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采访调研,她们记录着“九河下梢天津卫”的点滴变化,折射出了大时代的变迁。全年3篇头条3篇报眼,共计18篇头版,189篇报道,《人民日报》以中央机关报的视角和将近两天一篇的节奏讲述着天津故事。那么,作为人民日报重中之重的头版到底关注了哪些人?哪些事儿呢?人民网天津频道为您做了梳理,快来围观!

关键词一:优化营商环境(报眼头条直击天津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问题是制约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近年来,天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天津八条”,引进人才“租房落户”等政策,引起人民日报的关注。2018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天津:“双万双服促发展” 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介绍了天津直面“官本位”思想、计划经济思维、封闭保守观念,转变观念作风,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服务企业,营造亲商、敬商、安商、利商的好环境的做法。

2018年9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又以《天津“一制三化”优化营商环境》为题,再次关注天津优化营商环境。“天津凭什么?——创新机制优环境,有期待也有底气!”“天津做什么?——对标世界第一流,清单之外无事项!”“改革咋落地?——以人民为中心,促治理现代化!”问得犀利,答得到位。天津以营商环境为总抓手,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更好更快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瞄准“国际一流、全国最优”,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生动传神,催人奋进。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陶建 孙一凡)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