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环发布“两平台+一基地+一项目”系列成果 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创新发展

中国资环发布“两平台+一基地+一项目”系列成果 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7:0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7: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由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全国性、多品类的资源循环中央企业,中国资环成立以来,牢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对标世界一流,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精心编制“1+2+6+N”规划体系,推动融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大局,助力行业健康发展,努力探索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路径。

11月4日,中国资环产业生态创新发展主题活动在天津举办,发布全国性再生钢铁交易服务平台、中国设备资产循环平台,宣布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启幕,并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同启动循环经济生态设计与绿色供应链标准建设项目,加快打造资源循环产业新格局。

坚持协同合作、强化创新赋能,携手构建一流产业新生态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2025年,正值国家“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国资环心无旁骛谋发展,克难奋进干事业,在推动再生钢铁、绿色纤维等存量业务提质增效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重点品类,设立电池、有色金属、机动车、设备资产、新能源、绿色纤维、电子电器、塑料等专业子公司,全国性、功能性布局雏形初显。

针对资源循环发展的重点领域、重要关键品类和核心功能,加大新技术的寻源和转化应用。投产全球首条退役光伏全彩光电功能材料生产线、推广手机安全回收等新技术新模式。“我们把创新作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找准行业创新关键,突破AI智能检判分选等关键技术。”中国资环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朱建春说,“同时,中国资环着眼技术应用开展投资并购,投运集绿色分拣、梯次利用、再生循环完整链条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新范式。”

共建资源循环生态链,打造央地发展共赢链。中国资环坚持线上线下、海内海外、数据金融相结合,与千余家行业企业、协会及地方政府交流合作,召开展业推进会,组织四场生态链合作对接会,参加夏季达沃斯、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链博会等活动,联合发起“中国—上合组织绿色产业合作联盟”,深化多领域合作,营造共建共享产业生态,为行业共生共荣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在中国资环产业生态创新发展主题活动上,中国资环与中国联通、中国有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旗下子企业也同步与相关合作方签约,共同开启合作新篇章。此次活动还分设了两场专题议程,分别是“聚力启航·共创绿色产业新发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联盟理事会会议暨交流活动,以及资源循环产业科技生态合作交流会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筹建启动会,聚焦上合绿盟、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搭建对话平台,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构建多层次产业伙伴“朋友圈”。

奋进“十五五”,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有效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中国资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国家“十五五”规划部署,充分发挥循环经济领域“国家队”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开展系统性探索与创新,找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坚持建机制、搭平台、定标准、促规范,为全社会提供集回收、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资环将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将数据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逆向物流打造为产业体系的“新型基础设施”。在全链条标准构建上,对资源循环长链条进行模块化、角色化梳理,推动完善废旧资源分类、检测、定价的统一标准,积极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互认的再生材料标准。同时,着力构建行业级数字化平台和工具,建立再生资源数据共享联盟和标准,绘制国家再生资源数字地图,搭建国家再生资源全生命周期溯源追踪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一图统揽”。

中国资环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聚焦协同创新,完善“行业出题人代表+开放式创新组织者+科技投资牵引人”机制,联合高校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集中攻克核心工艺技术,推动先进技术转化落地。同时,通过建设标杆场景和示范工程,打造产业示范载体,为产业整体转型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范式,带动形成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集群。

“中国资环将在打造平台、重构规则上持续发力,推进传统平台升级改造,与此同时推动链条的畅通和塑造,围绕‘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再制造—绿色材料’的闭环系统,推动构建覆盖回收、加工、储运、再生、交易等全流程的智能管理平台,促进‘产业链互联、区域链协同、价值链共创’。”朱建春说,“我们将深化数实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信息、技术、物流、仓储、金融、数据等要素,推动资源循环从‘区域割裂’转向‘全国一盘棋’;通过数据透明化,助力完善监管体系、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价格形成机制等,激发行业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中国资环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争做国内资源循环的“领航者”和国际资源循环“贡献者”,推动提升资源循环产业链韧性,努力当好产业链链长、联盟盟主,积极参与全球资源循环利用治理,带动全球资源循环水平提升,为应对环境挑战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刘源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