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D打印的小火箭也太酷了吧!”“原来地面气象观测还有这么多专业设备!”10月31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静海团泊实验学校的教室里热闹非凡——在“双减”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天津市静海区科协牵头统筹优质资源,联合团静海区委、区气象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港南戒毒所、国网天津静海供电有限公司、辰星创新科技等8家单位共同开展“科普筑梦・自护同行”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将“前沿科技+生活常识+健康防护”三类核心内容整合打包,为学生们送上了一场集“科技感、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盛宴。该校全体七年级学生共计30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在各班课堂上,科协精心安排的“科技模块”成为最吸睛的亮点:“科普大篷车”里,互动实验器材让学生亲手感受科学原理;无人机演示刚一升空,就引来阵阵欢呼;科普设备展前,学生们排着队体验趣味科学装置,3D 打印机“吐出”的卡通模型更是成了大家争抢观察的“宝贝”。不少学生在近距离接触无人机后,对其在农业、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有了全新认知,切实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
除了前沿科技,科协还联动各单位将“实用知识”送到学生身边:区气象局的李老师带着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模型走进课堂,详细讲解温度计、雨量筒、风速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还通过模拟观测流程,让学生直观了解地面气象数据如何采集,原本抽象的观测知识变得生动可触。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专家围绕“健康‘食’光,享‘瘦’成长”主题,用趣味图表展示合理膳食结构,结合学生日常饮食特点讲解如何搭配三餐、控制零食摄入,还通过互动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能量平衡”与体重管理的关系,引导大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健康饮食习惯。
港南戒毒所的民警结合案例开展禁毒教育,筑牢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防线;国网天津静海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演示安全用电小实验,将“不碰裸露电线”“远离高压设备”的常识深植学生心中。
区科协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希望通过科协这个平台,让不同领域的优质资源“拧成一股绳”,既迎合“双减”背景下学生对丰富校园生活的强烈需求,又能实实在在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管理能力。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反馈收获满满,不仅近距离接触了有趣的科技设备,还系统学习了气象观测知识与健康饮食技巧,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活动。该校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活动为校园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期待与区科协继续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学科学、用科学”的平台。
下一步,静海区科协将以“科普筑梦・自护同行”活动为起点,持续整合科普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把更多优质的科普课程、科技体验送到校园、社区,真正让科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青少年在科学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