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双碳”目标 赋能津门发展!2025天津新型能源体系研修班共话转型新篇

锚定“双碳”目标 赋能津门发展!2025天津新型能源体系研修班共话转型新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1 14: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1 14: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31日,由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天津市新能源协会主办,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协同向新・智汇津城:新型能源体系下天津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高级研修班在津正式开班。本次研修班作为天津新能源领域年度高端盛会,旨在汇聚政府、产业与学术界智慧,共同研判能源发展形势,探索转型路径。

本次研修班紧扣全球能源格局变革与我国“双碳”战略推进的时代背景,立足天津北方经济中心与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聚焦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核心议题。活动期间将开展圆桌论坛并举办6场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工商业储能、漂浮式风电、零碳园区、光储出海、电碳业务、新能源电价改革等热点领域,深入解读行业政策与技术前沿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成山在研修班上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技术发展迅猛,未来需要在电源侧、负荷侧和电网技术三个维度同步推进。他指出:“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提升风电运行水平,探索更多元化发电方式;另一方面要用好负荷侧资源,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发展虚拟电厂技术;同时还要强化电网技术本身,在特高压输电网、配电网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当前,我们整个新能源体系在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技术发展空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不断创新。”

天津市新能源协会常务副会长、协会团标编委会主任,天津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剑从规划设计企业角度提出三项转型路径:“首先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锚定国家的战略发展,持续加大面向新型能源系统建设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在工商业储能、锂电池、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开发等方面,以及电力市场交易和网源荷储一体化等新方向,做好技术储备;其次在市场开发模式上,充分发挥规划设计企业的前端优势,主动策划项目,按照能源转型要求,兼顾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发电企业的投资收益等;最后要在商业模式上实现从勘察设计向工程总承包的转型,未来五年将通过产业投融资业务丰富盈利模式。”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闫东洁 | 蔡慕紫)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