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指导,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办,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承办的“从天津再出发: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毛文翀,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沙尔卡尔巴耶夫·阿斯卡尔,外交学院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王帆,市外办主任栾建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怡蔓,天津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欢,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出席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发来视频致辞。
来自外交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0余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齐聚天外,围绕全球治理、上合组织及区域国别领域展开研讨。开幕式由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主持。
会上举行“从天津再出发:我们在行动”上合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六大核心计划”,即“学术著作出版计划”“学术期刊建设计划”“品牌论坛锻造计划”“学术平台构筑计划”“人文交流对话计划”和“智库决策赋能计划”。
在开幕式致辞中,毛文翀表示,本次研讨会立足天津峰会重要共识,探讨将深邃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可期成果的实践方案。期待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在理论创新、建言咨政、人才培养、国际传播等领域开拓进取,多出成果。外交部欧亚司将一如既往支持包括中心在内的国内外智库和学术机构开展工作、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上合组织事业迈向新高度。
索海尔·汗表示,根据《天津宣言》精神,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以及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领导人将坚定地致力于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愿景实现。
沙尔卡尔巴耶夫·阿斯卡尔指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为各成员国提供了对话交流和推动合作议题深化与发展的平台。今年8月在天外成立的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两国间文化、人文和科学交流。相信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将继续在支持传统友谊和深化政治互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双边关系。
王帆指出,本次研讨会以“从天津再出发”为主题,正是要把峰会共识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实践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将一如既往支持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的工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智库应有的贡献。
栾建章指出,作为峰会举办地,天津正以“后峰会效应”为契机,推动地方合作走深走实,继续打造更多“天津印记”。“从天津再出发”主题的提出,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希望研究中心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的五点全球治理倡议为行动导向,积极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撑,加强国际传播,深化国际交流,为推动天津城市国际化发展和服务国家外交实践贡献“天津之为”。
马波表示,上合组织峰会在天津召开,极大提升了天津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天津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是落实峰会部署和“上海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搭建沟通桥梁,维系人文纽带的务实之举。希望研究中心着力培育融通中外的智库,搭建开放交流的窗口,打造人才荟萃的摇篮,充分发挥政学研用平台优势,加强项目化引领、实战化教学,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刘怡蔓表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成果清单,是天津市高等教育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聚焦国际问题研究,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希望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能够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立足学术前沿,深化理论创新,聚焦现实需求,强化资政建言,融通中外文化,促进文明对话,创新培养模式,培育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开放大局贡献力量。
周红蕾表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坚守“立足天津、聚焦区域、放眼全国”的定位,以深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核心使命,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平台。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上合组织领域理论研究,着力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通晓上合组织国家国情与文化的专业人才,为上合组织合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主动融入天津对外开放大局,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文明互鉴、促进共同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与会嘉宾一同观看了“津彩上合 共绘新卷——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成果回顾”视频短片,透过镜头感受天津这座城市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的担当与作为。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三弦演奏家高艺真副教授和她的学生们带来三弦重奏《难忘津韵》,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收获现场热烈掌声。
主旨发言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敬鑫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从多边合作达到更高水平、推动上合组织行稳致远、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上合贡献”三个方面对上合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王晓辉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上合组织发展”为题,详述了文明交流互鉴对上合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书记郭树勇探讨了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在丰富和发展区域治理理论、国际共同体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全球治理理论和国际战略理论五方面的重大意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丁晓星以“进一步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为题,总结了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做出的六方面重要贡献。
在分论坛阶段,研讨会以“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全球治理倡议”“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中国角色”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地方实践”三个串行论坛形式展开,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郑继永和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永明分别主持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李勇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贞晔、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磊、上海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李立凡、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赵会荣、上海政法学院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丁云宝、复旦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斌、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陈东杰、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处处长贾开京、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处处长范智勇、青岛大学青岛旅游研究院院长马波、西安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达远、天津英华实验学校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周艳等十五位专家学者、教育和政府机构负责人参与研讨。
李迎迎在闭幕词中指出,本次研讨会凝聚了“从天津再出发”的重要共识。接下来将聚焦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建设,致力于打造三大高地:一是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思想库”,推动理论创新;二是成为辐射区域的“智慧港”,促进研究成果向务实合作转化;三是成为文明互鉴的“连接器”,拓展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必将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的学术动能。闭幕式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朱鹏霄主持。
2025年6月21日,在外交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指导下,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成立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并被纳入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工作成果清单。自6月成立以来,研究中心针对上合组织发展重大需求及峰会成果落地领域开展了系统性、持续性研究,深度阐释“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全面探索其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安全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落地模式。今后,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承“上海精神”,持续推进高水平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闫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