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新天津生态城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服务为抓手,推出《2025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产业、政务、市场、法治、人文五大维度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加力升级“服务包”
对标先进推出77条务实举措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一直以来,生态城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截至2024年底,已迭代升级6版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累计出台337项重点任务,并且全部落实到位。生态城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产业吸引力获得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获评“2023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园区”和“2024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园区”等荣誉称号。
今年,生态城对标学习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先进经验,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突出“绿色引领、智慧赋能、中新合作”三大亮点,推出77条底色亮、特色新、成色足的务实举措,系统谋划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大维度协同发力
持续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为了让企业愿意来、放心干、发展好,《方案》聚焦经营主体诉求,从五个维度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在营造活力迸发的产业环境上,《方案》聚焦生态城“5×7”绿色低碳产业矩阵和智能制造、冷链物流、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在政策支持、标准引领、产业培育等方面全面发力。依托中新合作优势,今年,生态城推动成立中新天津生态城低碳经济顾问小组,以绿色低碳产业为抓手,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为生态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技术支持、资源对接,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同时,年内还将举办中新绿色低碳发展论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此外,生态城研究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等产业政策,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工坊,还将建设全市首个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平台,支持区内企业申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资质,推动绿色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在优化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上,生态城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智慧服务、集成服务等方面升级加力,推出让经营主体可感可及的政策措施。今年5月,合肥去看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季景天地策划举办5场儿童剧演出,考虑到企业距离天津较远且需同时申报多场演出,生态城工作人员主动对接,通过线上“会客室”与其实时跟进申请进度,通过视频连线远程指导企业准确填写相关材料,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高效完成申报。今年生态城还将升级打造“5+2”全天候“云端踏勘工作室”,对简易低风险事项开展远程核查,推动云端服务提档升级。在服务跨境贸易方面,生态城开设了境外投资(ODI)一窗通,开放“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推进TIP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跨境外币缴库退库业务,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在打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上,生态城打出一系列助企发展组合拳,构建开放包容的市场生态,让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充分涌流。如:发布民营经济白皮书,深化“信易贷”服务,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规模;成立直播电商数字新零售联合会,公布主导产业紧缺岗位清单,强化专业人才保障;培育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绿色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在产业园区落地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在构建惠企安商的法治环境上,《方案》推出一批全市率先的亮点举措,持续完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为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构建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丰富知识产权服务供给,赋能企业创新创业;迭代升级柔性执法“四张清单”,打造综合执法“智慧大脑”,以治理创新提升城市品质;推行“信用沙盒”监管新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筛查与分级分类监管。
在提升“四宜”人文环境上,聚焦现代化治理体系、高品质生活、绿色低碳生态等重点领域,生态城将推进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建设,制定完整社区评价标准,发布幸福社区指标体系,加速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和惠民工程,打造“公园+”运营模式,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方位展现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城市魅力,打造“企业愿意来、人才留得住”的人文环境。
下一步,生态城将以《方案》为抓手,全面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打造综合成本低、服务效率高、法治环境好、城市环境美的创业投资“梦想之城”,为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