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七十五载旋律激荡 “七一”舞台见证宁河十年蝶变

《歌唱祖国》七十五载旋律激荡 “七一”舞台见证宁河十年蝶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2 14: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2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共产党104岁生日之际,恰逢《歌唱祖国》创作发表七十五周年,也是宁河区撤县设区十周年。6月30日下午,一场主题为“《歌唱祖国》七十五周年、最美的颂歌献给党,宁河区2025年庆‘七一’群众性主题文艺演出暨撤县设区十周年系列活动”在芦台大剧院举行,全区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展现宁河十年来的发展成就,用赤诚之心汇聚成歌,向伟大的党献上最深情的告白。

活动现场,中国著名作曲家王莘女儿王玉惠、女婿鲍元庆、外孙鲍释贤,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靳学东,国家一级演员、海南大学教授张鹤,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演员宋茂斌,天津美加艺术中心总经理任俊涛,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区委副书记宋建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相关领导,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宁河好人、志愿者、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医务人员、环卫工人、村(社区)党务工作者、在校师生、企业家、群众等各界代表观看了节目。

演出在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和激昂的大合唱《前进吧 中国共产党》中拉开帷幕,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随后,歌舞《在灿烂阳光下》、《看山看水看中国》、《我们都是追梦人》等节目接连上演,演员们用精彩的表演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宁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再唱山歌给党听》《把幸福歌唱》、《人民至上》、《多想对你说》等节目,则更深情表达了宁河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芦台街道商业道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辉说:“真的特别震撼和感动,这场演出就像是一部生动的党史教科书,用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作为一名基层社区书记和劳模代表,我也深感自豪和责任重大,社区工作就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最前线,我会扎根岗位,服务好群众。”

丰台镇双树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天磊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看到了宁河区这些年取得的成果,也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把我们的村庄建设的越来越好,让老百姓过得更富足,幸福感更高。”

一个个精彩节目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时代精神的传递,让观众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力量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当短视频《歌唱祖国 声生不息》播放时,现场观众被《歌唱祖国》这首经典旋律的强大感染力所打动,王莘先生生前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被誉为新中国“第二国歌”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烙印在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经典。现场,外孙鲍释贤的分享,也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了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随后,鲍释贤现场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和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熟悉的旋律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王莘外孙鲍释贤说道:“外公创作《歌唱祖国》时,心中装着对山河的赤忱与对未来的憧憬。宁河,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沃土,似乎与这首歌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到台下观众不自觉地合唱,我非常感动。此次宁河之行,让我看到了宁河人民对祖国、对家乡深沉的爱,也看到了他们在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随后,国家一级演员、海南大学教授张鹤倾情演唱了《我爱你中国》。

张鹤表示:“演唱这首歌是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和祝福。”她还提到,自己此前多次参加文艺下乡来到宁河,此次再来,发现宁河变化很大,艺术氛围浓厚,有很多年轻文艺人才在用艺术讴歌家乡美好。

当最后一个节目谢幕的掌声渐歇,《歌唱祖国》激昂的旋律再次回荡在演出大厅,全场观众起立,共同合唱,每一个音符都表达着对祖国、对党、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祝福。

王莘之女王玉惠说:“全场合唱时,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祖国的热爱,作为父亲的女儿,我很荣幸。尤其是父亲和宁河是有渊源的,曾在宁河住过6个月,这次自己能来到这里也倍感亲切,看到宁河发展得这么好,真的非常高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如磐历久弥坚。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宁河撤县设区十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经济、民生、生态等领域硕果累累,正是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脚。

2021年,宁河又创新性提出“生态立区”“制造强区”“乡村兴区”“惠民福区”四条路径,对区域发展精准定位、科学谋划。四年来,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实现了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创业成果。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宁河人民的共同努力。它不仅为宁河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丨李颖 李辰)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