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以“2025你好·书院——工坊矩阵展风采 实践清单育新人”为主题,打造一场集科技、劳动、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劳动教育盛会,吸引2000余名师生参与,引导学生在以专业为支撑的劳动实践中,长知识强本领,厚植劳动精神和创新精神。
活动现场,12个校级劳动教育工坊联袂呈现劳动实践场景。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能源行知劳动工坊推出“太阳能发电动力汽车模型制作”,学生亲手组装新能源装置,解码绿色科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城材揽志劳动工坊展示水泥基材料创意模型快速制作,让专业+劳动有效融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创e站·劳动工坊以‘创芯’工坊为载体,通过硬件创新、软件系统、跨学科融合三大展区及虚拟仿真、极速编程等互动体验,全景呈现计算机电信类劳动实践成果;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工程机器人创新实践名师工作坊现场展示工程机器人创新成果,劳动+科技激发学生劳动创新力;地质与测绘学院经天纬地劳动工坊开展“扶摇直上九万里”——无人机飞行操作与实践,让学生亲手操控无人机,从基础飞行原理到实战操作,体验科技与自然的交融;城市艺术学院设计学类劳动工坊进行“塑泥成金·匠心赋彩”设计学劳动工坊成果展示,师生现场进行陶瓷创意上色体验等。
此次劳动实践活动以“劳动周”为契机,通过场景化设计,将工匠精神、创新思维、社会责任融入育人全环节,构建了“体验-展示-激励-传播”全链条育人场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劳动,在“做中学”深化专业认知,通过模型制作锤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借助非遗技艺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在急救演练中深化生命教育。
天津城建大学作为全国百强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高校,持续探索“社区+劳动+专业+思政”育人新模式。下一步,学校将工坊实践清单纳入学生社区课程体系中,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