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机遇 高质量完成示范村创建工作

抢抓发展机遇 高质量完成示范村创建工作

来源: 北方网
2024-01-17 11: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内容提要: 白滩寺村是西青区26个规划保留村之一。其地处京津冀1小时都市圈,村域面积3131.6亩,常住人口1456人(七普数据),其中户籍人口1187人。白滩寺村庄内部水系发达,子牙河、中亭河、卫河三河在村内交汇,使该村成为西青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河滩、坑塘、沟渠密布,林木覆盖率较高,生态资源丰富;村庄拥有多重文化内涵,运河文化、非遗文化、古迹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使其成为城市近郊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体验地。村庄民风淳朴、生态宜居、干群团结,凭借突出的区域优势、丰富的村庄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团结的村党组织,成为全市首批创建的示范村之一。

天津北方网讯: 白滩寺村是西青区26个规划保留村之一。其地处京津冀1小时都市圈,村域面积3131.6亩,常住人口1456人(七普数据),其中户籍人口1187人。白滩寺村庄内部水系发达,子牙河、中亭河、卫河三河在村内交汇,使该村成为西青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河滩、坑塘、沟渠密布,林木覆盖率较高,生态资源丰富;村庄拥有多重文化内涵,运河文化、非遗文化、古迹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使其成为城市近郊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体验地。村庄民风淳朴、生态宜居、干群团结,凭借突出的区域优势、丰富的村庄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团结的村党组织,成为全市首批创建的示范村之一。

健全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兴旺。   面对村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等亟待改善的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白滩寺村结合村情实际,依托村域内现有农业设施及区位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历史遗存等优势,聚焦“激活资源效能、盘活资产价值、用活扶持资金”,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集配、研学基地、特色品牌打造、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项目,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以村内一产为基础,让“农业+”的模式更多元且具特色。通过“加法”的逻辑提升农业价值,改变农村产业形态,形成了“现代农业+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的农村产业融合业态形式,初步探索出一条“点线结合、统分结合、长短结合”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促使白滩寺村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形成点、串成线、连成片,倾力打造“可耕、可学、可食、可游、可赏”的和美乡村。2022年,白滩寺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注重环境营造,实现生态宜居。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行动,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目标,大力提升白滩寺村绿化美化效果,建造占地约1.3万平方米的白滩寺公园,种植月季花等各类花卉3.6万株,打造村民身边的花园,利用高速下、河道旁、村居侧、厂房周边等空地栽种绿化树木和花草,让美丽村庄“美起来”。打造健身小广场和篮球场,满足村民休闲健身需要,让美丽村庄“动起来”。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广使用垃圾分类智能厢房,引导村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让美丽村庄“净起来”。安装智能充电桩,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服务绿色出行,让美丽村庄“减起来”。提高村庄整体形象,为农宅统一设计门牌,在农业设施园区安装二十四节气主题展板,打造五个极具特色的大型乡村户外标识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美丽村庄“靓起来”。深入开展“美家美院”评选活动,择优确定示范家庭,全村107户入选西青区首批“美家美院”优秀家庭,引导村民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庭院“小美”带动了乡村“大美”,让美丽村庄“火起来”。

立足文化润村,实现乡风文明。   倡导文明新风,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成立一个红白理事会,建立一支志愿服务队,健全一套村规民约,培育一个活动品牌,组织一次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及德孝文化宣传教育。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村史馆,陈设展示村内收集到的老物件、文献、照片等,让村民在全面了解家乡发展历史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村庄点滴变化。编撰《白滩寺村志》,记录历史、资政借鉴、教育后人,增强村民对家乡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创作白滩寺村歌《子牙河畔家乡美》,该村歌从全国近千首村歌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全国村歌大赛十五强,有效提振了农民精气神,唱出了乡村文化自信。宣传打造白滩寺村文化品牌,发挥村内非洲鼓等文化团体作用,定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以贴近群众生活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拍摄了宣传片和宣传手册,有效提升村庄文化精神凝聚力。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资源,2022年,村内粉彩瓷器已成功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叶雕、葫芦烙画、熟梨膏获得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治理有效。   搭建“白滩寺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积极瞄准村务管理等薄弱环节,协调引进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席的农业信息化专家团队,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将乡村治理、乡村服务、产业兴村融为一体,构建“1+2+3”数字化乡村服务新模式,提高白滩寺村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村级事务指挥调度“一张图”,为村民事务提供精准化服务。编制《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管理制度》,将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民主决策和村务管理、村政管理等四方面共计18项村级事务管理制度进行归纳、整理、修订,推动白滩寺村乡村治理制度框架更加完善。推进廉洁村庄建设,以“加强廉政建设、弘扬正气清风”为理念,利用村内空地及民房墙面,设计并安装廉政文化宣传展牌,强化清廉文化教育,营造清廉文化氛围。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事入手,将乡村治理的具体事项进行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为乡村治理带来了新变化、新成效。

优化配套服务,实现生活富裕。   丰富经济载体,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商标,通过组织农户、整合资源、强化科技支撑、打造特色品牌等一系列工作,实现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建立健全企业-村庄-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产业链价值收益更多的转移到农户端,共享发展成果。完善保障机制,在困难村民就业扶持、困难村民救助、村民养老保障方面持续用力,坚持动态管理、确保精准兜底,充分发挥村内现有村级养老设施和村卫生服务站功能,严格落实困难老人定期探访巡查制度。对本村男性村民年满60周岁,女性村民年满55周岁,发放老年生活补贴。村民在享受区、镇、村城乡居民医疗住院保险的基础上,村内对村民住院医疗费给予二次报销补贴,报销比例不低于10%。凡是村农业户口的本村中学生、高中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的学生们,给予一次性升学奖励。加强乡村人才储备,借助区级镇级平台资源吸引有文化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加强村级带头人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底气。(津云新闻编辑吕斌)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