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说“国家标志”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迈出探索步伐

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说“国家标志”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迈出探索步伐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20 14: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旗、国徽、国歌……“国家标志”是国家主权、独立及尊严的象征,体现着国家制度和文化的深刻意蕴,事关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培育和国家的发展稳定。在大中小不同教育阶段,“国家标志”要教什么?怎么教?

7月18日,一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在“云端”开讲,来自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4位不同学段教师以说课形式,与全市、全国的300余名同行在线分享了“国家标志”大中小一体化衔接教学探索成果。北京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教授,天津大学法学院魏建馨教授对示范课进行了点评指导。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发起人、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主持示范课。天津市教委、河西区教育局、津南区教育局、滨海新区教体局对本次活动予以大力支持。

示范课遵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顺序,螺旋渐进,依次展开。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王晓雪老师以“欢欢喜喜庆国庆——新中国的生日”为题,将国庆节作为切入点,通过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设计,就小学阶段国家标志、国家认同的启蒙教育进行了分享。天津市卓群中学陈文华老师以“走近国家标志 增强国家认同”为题,以《宪法》《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为依据,梳理法律对国家标志的规定,联系抗击疫情时政热点,围绕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教学目标,分享了初中阶段“活动--体验--感悟--实践”的教学思路。天津市微山路中学毛艳霞立足高中阶段学情,以《从<国歌条例>的颁布实施来看法治国家的建设》为题,将《国歌条例》颁布实施这一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采用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教学方法,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角度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分享。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宏瑾老师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学习的特点,进一步深化国家标志的教学内容,注重政治认同,结合案例引导青年学生理解为什么爱国就是爱党爱社会主义,达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北京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教授在点评中表示,4位老师围绕授课主题,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和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和思路设计到位。他强调,作为教师,要在研究受教育者、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育主体课题衔接环节三个方面下功夫,将学生学生认知发展逻辑作为出发点,在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区分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和主次,从知识性、价值型、方法思路上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启迪。

天津大学法学院魏建馨教授认为,集体备课和“说课”的形式不仅给各位教师了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的机会,也可以促进思政课宪法教育的主题一体化和授课方式多样化,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一个好平台。她指出,国家标志是认识国家与树立国家观、塑造国家认同的非常好的切入点,具有多重意义,值得深入挖掘。增强国家认同应当做到常规性教育与开放性社会宣传相结合,以常规性教育为主,发挥主要作用。她表示,国家认同要从小抓起,这是一个不间断的强化、巩固过程,需要将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有效衔接在一起,以政治认同为核心,通过主权认同、政权认同和制度认同,使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高度统一。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谈到,本次示范课是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在前期两次宪法教育集体备课基础上,首次以说课形式展示的集体备课成果。面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同一主题下分析教材、分析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整体展现各学段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推进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和设计,是一次很好的探索。教学一体化是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落实落细落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希望广大思政课教师与联盟携手,共同为探索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