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云签约” 助力攻坚再加力——天津市举办“津城献爱心、精准助脱贫”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

消费扶贫“云签约” 助力攻坚再加力——天津市举办“津城献爱心、精准助脱贫”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4-28 17: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8日,天津市举办了“津城献爱心、精准助脱贫”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218家企业及社会组织参加签约,共签署供销协议204个,签约金额15.25亿元,预计可带动15.33万贫困人口增收,有效推动了消费扶贫全面提速。

一、“线上+线下”,打通产销渠道。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聚焦天津市对口帮扶地区3个未摘帽贫困县、46个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贫困村挂牌督战举措落实,聚焦帮助受援地区解决因疫情影响产生的农畜牧产品“卖难”和“滞销”问题,“线上线下”一体推进,全方位拓展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是云上签疏“堵”点。在全市16个区和6个前方工作机构,以及甘肃、河北承德、新疆和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西藏昌都、青海黄南、吉林长春、重庆万州、陕西水源区9个对口帮扶地区和湖北恩施开设消费扶贫“云签约”会场93个,组织全市11个单位、63个企业与受援地区121个扶贫企业、39个专业合作社开展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实现了天津市所有对口帮扶县(市、区)全覆盖,涉及甘肃马铃薯、蕨麻猪肉,和田大枣、葡萄干、尼雅黑鸡,西藏牦牛肉、青海瀞渡水、长春大米、陕西杂粮、恩施茶叶等天津全部对口地区的100多个品牌,实现了精准对接、渠道畅通。二是集中展掀热潮。与消费扶贫“云签约”同步,在全市4个大型农贸市场,以及滨海新区、河西区、西青区、津南区、静海区、宝坻区等区开展“五一”期间消费扶贫产品展销活动,加大受援地区消费扶贫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动员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掀起全社会共同参与消费扶贫的热潮。三是门店销促长效。借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之机,组织全市商超、批发市场以及百家扶贫产品销售门店,与受援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进一步推进消费扶贫产品进商超、进食堂、进校园、进社区,让受援地区更多优质、有机、无公害农特产品走向天津市场,既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脱贫,又丰富了百姓餐桌。

二、“专柜+直播”,拓展品牌影响。着眼提升消费扶贫产品的品牌力、影响力,充分利用消费扶贫“云签约”组织推介活动,采取共享共用共推等方式方法,全力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辨识度。一是推动消费扶贫智能柜落地。在消费扶贫“云签约”仪式上现场推介消费扶贫智能柜项目,组织天津食品集团与弦熵(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全力推动消费扶贫智能柜进车站、进景点、进医院、进学校、进社区,打造老百姓身边的24小时服务的消费产品馆。首批将实现2000台智能柜投放运营,年内完成6000至10000台消费扶贫智能柜的投放运营,服务人数达200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300个,力争完成每年2亿元扶贫产品销售任务。二是组织“直播带货”活动。在消费扶贫“云签约”仪式上发布“老乡别急,我们帮你”消费扶贫直播带货系列公益活动方案,积极推动津云新媒体开展网络助力脱贫攻坚直播带货系列公益活动,从5月至12月,由天津海河传媒各主流媒体知名主持人联合各区主要负责人,开展对口帮扶地区扶贫商品的专场直播带货,通过“连麦”的方式邀请受援地区全面展示、推介农特产品,通过“直播带货”,引流销售,主推爆款产品,给予限时优惠,把可溯源的道地农产品搬到云端,销往全国。三是推广特色品牌。紧盯助力挂牌督战,借助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进一步加大兰州、青海牛肉拉面,于田“美玉香馕”,和田尼雅黑鸡,镇原黄花菜等受援地区特色扶贫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签订购销协议额1.66亿元,带贫3.3万人,推动了助力攻坚举措的落细落实。

三、“公益+市场”,建立长效机制。以这次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为契机,着眼帮助对口地区可持续增收脱贫,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消费扶贫格局。一是推动社会动员全面深入。借助中央媒体和天津海河传媒等媒体资源,进一步宣传全市上下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讲好扶贫产品背后的故事,大力弘扬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公益理念,动员发动商协会等社会组织、企业用好自身资源平台,更大力度地参与扶贫产品的采购销售,动员发动广大市民奉献爱心,积极参与“以购代捐”等消费扶贫活动,凝聚“脱贫攻坚我有责,人人参与献爱心”的强大合力。二是推动供需衔接紧密精准。坚持“以销定产”,着眼于市场前景、带贫效果好的产业项目,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50%用于重点支持,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撬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已对11家落户的扶贫产业项目发放扶持引导资金13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受援地区消费扶贫产品热销,贫困户增收,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推动供应链条精减高效。通过组织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供销距离,促进了市场端的销售企业与供货端的生产企业直接对接,特别是天津在受地区前置设立的采购平台,直接面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消费扶贫产品,打通了扶贫产品生产“最初一公里”与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精减了供应链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扶贫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