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

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背靠北京、毗邻河北,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0万人,具备区位、港口、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

来源: 津云
2019-07-22 21: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背靠北京、毗邻河北,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0万人,具备区位、港口、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成就,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8万亿元,是1978年的227.6倍,年均增速达到10.9%;一般公共收入达到2106亿元,是1978年的53.7倍,年均增速达到10.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7%,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0.75%,连续16年稳居全国前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工业、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7大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1个,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58.6%。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天津是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目前全国特殊经济区域形态最齐全的城市之一,自贸试验区多项创新经验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在津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5万家,外资税收占比达到31%,1979年以来全市出口额年均增长10.6%。城市功能明显提升。铁路、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天津港1981年建成全国第一个集装箱专用码头,目前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7月8日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舶从天津港启航。民生福祉全面改善。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976元和23065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居前列,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10倍和150倍,年均分别增长12.5%、13.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69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天津,为天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天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民主法治、文明幸福的“五个现代化天津”,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着力推进“五个协同”。一是推进产业协同。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批总部机构、先进制造项目、智能科技企业和高水平科研院所相继落户天津,累计承接来自北京的项目4000多个,到位资金7000多亿元。二是推进创新协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18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推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线上平台建成运行,京津冀三地30多所大学组建了新媒体、医科类、建筑类、轻工类、职业教育等8个创新联盟。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协同。人才职称资格互认、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异地社保“同城化”认定等取得积极成果。三省市交界的通州、武清、廊坊(“通武廊”)地区被称为“小京津冀”,共同签署了教育、科技、环保、人才等十几个方面66项合作协议,产业提升、旅游共享等12项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四是推进环保协同。区域大气、水、土壤协同治理实现了规划、标准、监测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四个统一”,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五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交通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联通雄安新区的津雄城际铁路纳入国家规划,津石高速、滨海机场航空物流园等一大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京津双城之间将形成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滨城际、天津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4条高铁通道,京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得到优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大火箭、卫星为一体的“三机一箭一星”产业格局,空客(天津)总装线累计总装完成A320和A330客机443架。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技术船舶、电力设备等产业集群,世界最大的卧式挤压机等产自天津,全国最大的盾构机再制造基地已开工建设。石油化工产业。聚集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工四大国家石化企业,形成了原油开采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综合产业体系,2018年原油产量3085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汽车工业。拥有从设计研发、整车制造到零部件配套、试验检测等完整的产业体系,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30万辆,聚集了一大批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智能科技产业。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千亿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形成了以“天河一号”超算、曙光计算机、飞腾CPU、“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化学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天士力、红日药业等一批领军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具备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研发生产能力,拥有全国首家“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膜天膜中空纤维膜生产能力亚洲第一。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国家级院所和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总数超过170家,“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基础软件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已经或即将落户。

三、营商环境显著优化。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到230项,9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着力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对触碰国家政治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食药品安全等底线的行为坚决说“不”,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公民、法人财产权等行为严格依法惩处、公开曝光,大幅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大幅降低营商成本。做到“三个一律免征”,除涉及公共安全和生态资源项目外,对授权地方制定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征,对地方有权确定标准的政府性基金一律免征,对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政府性基金地方留成部分一律免征,全面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费,2017-2019年三年合计减税降费1057亿元,其中天津自选动作减税降费623亿元(以上数据不包括“营改增”减税,也没有包括今年实施的增值税减税和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努力把天津营商成本降到全国具有明显竞争力水平。开展天津港口岸降费提效优化环境专项行动,实施“一站式阳光价格”“一次缴费、全港通行”、取消“二次集港”等一系列措施,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大幅降低,通关时间大幅缩短。加快人才引育步伐。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实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在津投资兴业,急需型人才由企业家自主确定落户条件”政策,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7万人。2018年底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天津政务环境位居全国第三,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位居前列。

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涵养保护好生态系统。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对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等4个总面积875平方公里湿地,按照国家级湿地标准全面升级保护,守护好“华北之肾”。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规划建设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相当于中心城区面积的两倍,营造大绿野趣、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都市田园风光,为京津冀再造一叶“城市绿肺”。加强对153公里海岸线的科学规划和利用,强化污染源防控,“一河一策”全面改善12条入海河流水质,全力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关闭2.1万家“散乱污”企业,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压减钢铁产能800多万吨,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煤炭消耗总量比2012年下降1000万吨以上,下力量解决“园区围城”问题,2018-2020年将关闭200多个散乱园区。2018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5.8%,创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五、群众生活实现新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提升民生保障的有效性。2013-2018年,全市新增就业293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和9.3%,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着力提升补短板的精准性。大力实施市区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计划,今年将全面完成147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对口帮扶甘肃省、新疆和田、西藏昌都等8个地方82个县(市、区),实施帮扶项目1100多个,助力和田地区民丰县、昌都市卡若区等2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着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16个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今明两年将新增幼儿园学位10.8万个。加快健康天津建设,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全运会等重大赛事,天津女排第11次勇夺全国联赛冠军,城市魅力吸引年轻人不断涌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持续强化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大力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保持安全稳定。

来源:“津云”客户端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