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本次大会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天津推动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引起热烈反响,天津社会各界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目前,全市各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工作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天津智港”,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了更好地凝聚共识,人民网天津频道自5月29日起开设“牢记嘱托 天津实践”专题访谈,邀请16区区委书记及各委办局负责人,畅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要求,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充分展示天津市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加快建设“天津智港”的坚定信心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状态。
深入推进一制三化改革 全力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
天津市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赵宏伟
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贺信,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人工智能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整个天津政务服务系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坚定了我们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的信心和决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要求,在天津第三届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市政务服务办在全国首创举办了智能政务峰会和智能政务展,领改革之先,创智能之新,为人工智能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借鉴模式,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时代主动权。天津市政务服务办以线上办理为常态,线下办理为例外,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一是依托统一平台,提供智能化支持。构建了“14578”政务服务体系,即建好1个“政务一网通”平台,推动市、区、街镇、社区4级全覆盖,坚持标准规范、系统运行、全程监督、失信惩戒、评估评价5大保障,借助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业务协同、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7个智能政务支撑,实现承诺办、一窗办、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无人办、移动办8种办理方式。“政务一网通”平台已与6个部委和17个市级信息系统实现对接,归集240余万条政务数据信息。电子证照库已归集7个部门40类358万条证照信息。二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无人审批”。采取将一个事项的所有要件整合成一张表单,制定智能比对审核标准,并录入计算机软件系统,自动对申请人办事申请进行比对和判断,自动出具证件、证照、证书、批文、证明等结果,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自助化、无人化、远程化。天津市已完成129项无人审批智能比对项目开发需求说明书,印发了《天津市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厅(无人超市)建设规范》,建成50个“无人超市”具备投运条件。三是依托智能化应用,破解群众办事堵点。运用大数据促进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着力解决国家发布的群众最关心的100个办事堵点问题,推出仅凭身份证办理事项327项。
智能政务是“放管服”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大数据应用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公共服务的必然趋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天津市政务服务办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要求,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最新指示和要求,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推动“一制三化”改革,打造办事方便、法制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一流营商环境结合起来,全力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一是加快“政务一网通”平台建设,完善“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深化实名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应用,为全程电子化办事提供基础支撑,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二是加快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建设标准规范,改造提升应用系统,加快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库、数据共享平台、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系统与国家平台对接。三是推进政务无人超市建设。推进实体政务大厅服务向计算机终端、自助服务终端延伸,持续推进无人审批事项的开发应用,让更多的服务事项实现智能终端自助办理,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自助化、无人化、远程化。四是探索“政务+金融+科技”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开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银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优化天津市政务服务系统平台,提升“互联网+政务”建设水平,不断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公平、高效、透明、便捷的智能政务服务,营造一流营商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