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本次大会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天津推动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为天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2019-06-24 20:42
2019-06-24 20: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本次大会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天津推动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引起热烈反响,天津社会各界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目前,全市各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工作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天津智港”,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了更好地凝聚共识,人民网天津频道自5月29日起开设“牢记嘱托 天津实践”专题访谈,邀请16区区委书记及各委办局负责人,畅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要求,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充分展示天津市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加快建设“天津智港”的坚定信心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状态。

为天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 杨光

以智能科技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出:“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与视察天津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高质量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

去年5月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先后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和“海河工匠”建设政策两大人才强市战略,为天津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变轨、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提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保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台领军企业认定办法,先后认定领军企业310家,企业自主引进急需人才2700多人。在全国率先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第一张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证书在世界智能大会期间颁发。围绕鼓励人才来津创业,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孵化基地补贴、房租补贴、社保和岗位补贴等12条支持政策。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出台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设立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举办“海河英才”招聘活动80场。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7万多人,其中,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占引进总数的20%。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一基地三区”定位,聚焦智能科技产业人才需求,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人才动力。在引进上,打造“海河英才”升级版,突出“团队+项目”引才,对团队核心成员,可打破年龄、学历限制,予以直接引进。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全面实施“海河工匠”建设政策,支持设施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领先的领军企业,对外提供公共实训服务。在激发活力上,下放企业职称自主聘任权,扩大事业单位招聘自主权、岗位设置权,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人才薪酬激励。在服务上,以人才“绿卡”为依托,建立以智能科技产业为重点的企业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申报绿色通道,加载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增强人才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