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天津 绿色发展——津沽大地崛起“绿巨人”

5月5日,游客在北京世园会天津园内参观。新华社天津5月5日电 题:生态天津 绿色发展——津沽大地崛起“绿巨人”2018年,为强化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绿色生态屏障功能,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天津市出台《双城中间规划管控和实施方案》。

生态天津 绿色发展——津沽大地崛起“绿巨人”

来源:新华网    2019-05-06 10:31
来源: 新华网
2019-05-06 10: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5日,游客在北京世园会天津园内参观。当日,以“生态天津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北京世园会“天津日”活动开幕。5月5日至7日将举办天津市文化旅游推介会、园林园艺及都市休闲农业项目推介会、世园主题少儿绘画展览、文艺演出、非遗展演等多场特色活动。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新华社天津5月5日电 题:生态天津 绿色发展——津沽大地崛起“绿巨人”

新华社记者黄江林

传统歌舞演出、剪纸、快板、霍元甲武术……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在5日轮番上演,拉开了2019年北京世园会“天津日”活动的序幕。

“生态天津,绿色发展”是本次“天津日”活动的主题理念。伴随着“天津日”活动的举行,北京世园会“天津园”以五大道特色建筑形式构建的入口门廊、青砖墙与白木条搭成的听水空间以及色彩鲜艳的绣球花卉等,吸引了一众游客驻足围观、拍照。

  5月5日,游客在北京世园会天津园内参观。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4200平方米的“天津园”,“生态天津,绿色发展”的理念化作了美不胜收的景色,吸引游人们在“寻水空间”赏玩、在“城市客厅”休憩、在“智能花园”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天津,它也正化作大规模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保护湿地的行动,在海河两岸绘就出绝美的生态画卷。

2018年,为强化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绿色生态屏障功能,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天津市出台《双城中间规划管控和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天津市将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规划管控,实施分级管理,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原则,建设展现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呈现“大水、大绿、成林、成片”景观的“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

今年,这一横跨海河两岸的管控区域进一步升级为绿色生态屏障,年内将完成起步区7400亩绿化任务。按今年4月公布的《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2035年)》方案设定的目标,未来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区内,将实现现状水域、林草地、农用地、建设用地内绿地等蓝绿空间占总用地的62%。

  5月5日,游客在北京世园会天津园内参观。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带来的是地区发展思路的重大提升。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核心区,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前进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娟说,这再一次倒逼他们谋求转型发展。“以绿色为主,以生态为主,让村民得到更多利益。”

在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为守护好“华北之肾”,营造大绿野趣、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都市田园风光,2019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深入落实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对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等875平方公里的湿地进行全面升级保护。

鸟瞰津沽大地,绿色生态屏障与七里海等湿地自然保护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形绿色生态带。不远的将来,我们将看到这个“绿巨人”在渤海之滨崛起。

(黄江林)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