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抓好“五控”治理。突出抓好72家排放大户协商减排和重点领域VOC治理,实现环境综合指数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加快解决“园区围城”,到2020年全面完成工业园区(集聚区)保留、整合、撤销取缔工作;严控新建项准入,将钢铁、焦化等列入禁止类清单,绝不允许新上建设项目
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
构建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综合施策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建立危险废物转移处置信息系统;加强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考核,将“两翼”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突出抓好工业、生活和农业“三水”污染治理,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实施水污染治理、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开展养殖废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着力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记者昨日从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19年,滨海新区将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五大”攻坚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新区将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抓好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污染、控新建项目“五控”治理,突出抓好72家排放大户协商减排和重点领域VOC治理,实现环境综合指数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的目标。(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其中将特别加强燃煤污染管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解决“园区围城”的问题,到2020年全面完成工业园区(集聚区)保留、整合、撤销取缔工作,并严控新建项目环保准入标准,将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列入禁止类清单,除搬迁升级改造外,绝不允许新上建设项目。
新区将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标准,综合运用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强化监管等多种手段,突出抓好工业、生活和农业“三水”污染治理,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实施水污染治理、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开展养殖废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改善农村水环境。着力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现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努力提升水环境质量。
新区将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源头管控、分级管理,构建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综合施策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建立危险废物转移处置信息系统。加强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考核,将“两翼”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保持生态环境指数处于“良好”之间,全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现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将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并逐年更新,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2019年,新区还将全力推动减排项目。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协同控制,从源头上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确保实现总量控制。将全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建立京津冀环保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推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实现行政处罚案件办结率和群众举报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充分运用大数据优化完善新区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监测质量。加强智慧环保工程建设,充分发挥102套电子鼻监测设备预警系统作用,加强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每月对空气质量状况排名进行通报。(陈西艳 哈迪)
(陈西艳 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