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在天津五大道, 1.28平方公里的区域聚集着不同建筑风格的小洋楼400多座,是迄今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外国洋楼建筑群,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每到春日,海棠压枝低,月季绽芳华,掩映着或红顶白瓦,或穹顶雕栏的一座座小洋楼,静静散发岁月沉淀的独特魅力。这样的景象是收藏在不少游客记忆中的惊艳一瞥,更是令天津人骄傲的城市名片。
不仅仅是高颜值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天津注重挖掘小洋楼的内在潜力,盘活用好既有资源,对适合办公的小洋楼通过腾迁置换和市场化收购、租赁等方式,让小洋楼的内在价值显现出来,成为聚集高端业态的“聚宝盆”。2月15日,记者随天津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走进五大道小洋楼,了解这些历史建筑是如何重新焕发新的活力的。
南京路61号,坐落于南京路与湖北路、曲阜道五岔路交口处,现在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走进这座外观充满异域风情的小洋楼,内部却是整洁宽敞的现代办公场所。
“当初我们选址几乎看遍了天津所有适合的办公地点,始终没有找到‘心动’的感觉,然而当我们看了南京路61号这栋小洋楼后,立刻感觉‘太棒了,就是它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东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自2018年入驻以来,企业一路高歌,已经签约了百亿元项目,未来发展也是后劲十足。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汉明表示,天津的小洋楼基本都有近百年历史,不仅是建筑载体、更是历史文物。这样的历史、风情,是其它任何建筑无法比拟的。对企业来说,不仅是拥有一处优美的办公场所,更是收获了一种文化积淀,对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和形象非常重要。
“选择天津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最优选择,这里不仅有浓厚的干事创业的气氛,而且产业结构与我们公司的产业布局也是相契合的。在这里发展,我们感到幸福且信心十足。”吴汉明说。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落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不仅其子公司、上下游企业,甚至其他央企、大型民营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天津,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带动更多“金凤凰”来津发展。
2018年,和平区把具备条件的小洋楼资源进行整合,首批共推出90幢分布于五大道、泰安道等地区的空置小洋楼用于招商引企。招商对象主要瞄准智能创新型产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财务中心、研发中心和知名企业家寓所及工作室。
截至目前,除南京路61号之外,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原英国领事馆浙江路1号、河北路275号等一批小洋楼已经陆续“名花有主”。还有一批项目在谈,一批项目已经形成意向。
2019年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散去,正月初七,和平区召开招商引资大会战工作部署会,打响了2019年和平区招商引资的“第一枪”,也按下了小洋楼资源盘活利用的“快捷键”。会上提出的建设“五区三带”中,五大道洋楼经济核心区建设赫然在列。同时,和平区还将成立九个招商工作组,围绕各功能区发展定位,大力吸引优质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落户,提升产业集聚度。
“今年,我们将集中力量推介我们的小洋楼,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来津发展,切实让这些小洋楼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和平区楼宇办主任贾金伟说。